舊時古玩行裡,碰到大件的高價的東西,常常有夥著收夥著賣的情況。唐易自然說的是反話,他不知道老黃為什麼會拿出這麼一個盒子來。
“這東西從高嶺土裡來的。”老黃似是而非地說了一句。
唐易自然聽明白了,因為他剛說了有個老坑少了一車皮的高嶺土。老黃的意思是,事後清理高嶺土,發現了這麼個盒子。這事兒唐易已經猜到了,老黃也不過多遮掩,但是絕對不能明說,你明白,我明白,就行了。
這時候,唐易已經開始凝神審視這件盒子。
見唐易盯著盒子不說話,老黃說道:“別誤會啊,我說我幫你湊和看這個盒子是兩碼事兒。我聽賀志祥說你眼力過人,秦老都很佩服,而且從宣德青花碗上我也看出來了,所以想讓你掌掌眼。”
一般人看到感興趣的東西,首先是會上手的,老黃見唐易不去碰這個盒子,還以為唐易不感興趣。
唐易停止了審視盒子之後,才又用手拿了起來。
拿著的時候,差點兒滑脫,這東西有點兒分量,怪不得老黃拿出來時看著挺費力。這還是在唐易早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這個盒子浮動出寶光,是白色的,也就是說是金性的東西,所以唐易知道輕不了,卻還是低估了。
“你開啟過?”唐易盯著盒子中間的縫隙,用手嘗試想開啟,結果發現紋絲未動。他覺得可能是不太好用力,便順手拿起桌上的湯匙,想撬動一下,結果仍是徒勞。
“我試過了,打不開。”老黃這才說道。
唐易心裡暗罵,你大爺的,不早說,害我用湯匙白撬了半天。
“看出什麼東西來了?”老黃問道,眼光閃動,看來是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沒看出來。”唐易搖了搖頭。這倒不是他想刻意隱瞞,而是寶光入眼後,產生的直覺居然比盒子上面的八個字還少,只有六個字:大明宮內之物。
這句話本來是有歧義的,是大明宮裡的盒子,還是大明朝宮裡的盒子?
大明宮是唐代的宮殿,基本上就是當時的國家象徵,原名永安宮,從唐高宗開始,先後有十七個皇帝在這裡理政,後來毀於唐末的戰亂。大明朝宮裡的東西好理解,就是明代宮廷的東西。
好在唐易透過觀察白色寶光顏色的深淺,大致能判斷是明代的東西,但問題是宮裡的東西多了,哪能輕易認出這東西是幹嘛的?
不過,透過“安知所願,神合天賜”這句話,這個盒子倒像是個祭器,或者法器。至於這盒子的材質,非金非銀,非銅非鐵,也是不好判斷。
老黃見唐易回答“沒看出來”如此乾脆,臉上多少出現了點兒失望之色,“我看像是天外隕鐵。”
別說,這說法兒還是有點兒靠譜的,黑不溜秋的,像鐵,但又不想平時見到的鐵,還真有可能是隕鐵。難道這直覺只能辨識世間之物,天外來的東西辨識不了?所以只有“大明宮內之物”的直覺?
見老黃說這個了,唐易也不好意思再不來點兒實質性的,“這是明代宮裡的東西,像是祭器或者法器,不過,宮裡的法器一般都很神秘,怎麼會出現在高嶺土裡?”
“那是個老坑,明清時候挖土燒瓷,人來人往,以前發生過什麼根本沒法探究,是誰藏了盒子,或者其他什麼原因都不好說。”老黃分析道。
老黃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古代的器物,不能太過於較真去追究來歷傳承,畢竟年代久遠,誰知道拐了多少個彎?精美玉器最後在茅坑裡發現也不是沒有過。
“這東西估計沒人能搞清楚,而且市場不認可,也不值錢。”唐易又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唯一有意思的就是,這盒子裡面是什麼?但是又打不開。”
“想開啟還不容易麼?”老黃道:“我只是不想破壞這個盒子。”
這倒是,現在的工具,鑽石都能切割,何況一個貌似隕鐵的盒子。
“你是怎麼看出是明代宮裡的?”老黃介面又問。
“看字型和包漿唄,而且民間怎麼會有這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唐易含糊答道。這包漿還靠點兒譜兒,這字型純粹瞎扯,上面的繁體楷書,南北朝就有了,憑什麼說是明朝的?
老黃聽了也是有些不信,他又看了看字型,忍不住乾笑了兩聲,“神合,真是個神盒啊!”
老黃這麼一說,突然間,唐易的腦中靈光一閃,他想起了一個詞兒!
雙刀神合!
這是許一琳從收藏繡春刀的人那裡打聽到的,記載在野史上的話。一開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