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高高的寶頂好似夜幕下的天穹,佈滿點點繁星,殿內的銀色光芒大部門是由它們發出的,由於距離有點遠,看不清那到底是什麼,應該也是某種會發光的夜明珠之類的東西。
這些繁星並不是胡亂隨機地分佈在穹頂之,而是呈現多種不同形態的排列組合,細看之下,發現那竟然是八十八星座的分佈圖,分佈排列之精準,竟與現代天文機構所公佈的星座分佈圖毫無二致。穹頂的正中,有一個比那些“繁星”要大數倍,甚至幾十倍的發光體,應該也是一顆超大號的夜明珠,其體積要比姆帝國宮殿中所見過的任何一顆夜明珠都要大,如皓月一般鑲嵌在天穹的正中,形成了眾星拱月的態勢。
中間的“皓月”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與周圍的“繁星”略有不同,是一種略帶微黃的光,相比於銀白色的光而言,這樣的光芒也算是帶著幾分暖意。但仔細看那“皓月”,發現它並不是純潔無暇的,它的內部還隱隱約約透著一點黑色,而且它的邊也還有一些雕刻的線條做襯托,將它整體結合起來看,會發現邊的線條竟然是眼睛的形狀,中間的“皓月”頓時就成了“眼珠”,裡面的那一點黑色竟自然而然的充當了“瞳孔”的角色。這樣一來,“皓月”瞬間就化身成了一隻“眼睛”,在蒼穹之俯視整個大殿,從整體的寓意來說,它就成了造物主觀察世間一切的“全視之眼”。
與往常映像中的神像位置有所不同,七頭蛇神像的位置不是在神殿的最深處,而是位於大殿的正中央,正好在“全視之眼”的正下方,似乎也寓意著造物主化身為七頭蛇神的形象來到人間。
神像佔據了殿中央相當大的一個位置,像一座小山屹立於殿中,它的底座是一個很大的蓮花座,差不多就有一人高,至於神像的樣子,幾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抬頭仰望神像,眾人不禁驚呼,“想不到真正的七頭蛇神像竟然是這樣的!
第五十九章 七頭蛇神殿
眼前的這尊巨大的神像應該就是七頭蛇神拉亞娜的正身像,而且竟然是女蛇神,是一個半人半蛇的形象。它的下半身是蛇身,半身則是女人的形象,束腰豐胸,盡顯女性特徵,且相貌端正,五官精緻,是一個標準的美女形象。但這神像卻不僅限於此,還有從它的後背升起的七個蛇頭,且姿態各異,既有猙獰咆哮之像,也有溫和樸素之姿,乍一看竟像是滿頭蛇發的美杜莎。除此之外,它的背後還伸展出兩隻巨大的羽翼,像老鷹的翅膀,繞到它的背後看,兩隻羽翼的中間部位有一個圓形,中間刻著一個十字。他們還注意到,蛇神的手勢也有講究,一手執一根與馭龍杖有些相似的權杖,另一隻手則指向斜方天穹中的某個星座,似乎也有什麼寓意,只是一時還看不明白。
七頭蛇神像的周身披著七彩霞裝,皆由金箔玉器製成,且面還綴滿七彩寶石,整體形象既華麗又端莊,既威嚴又肅穆,充滿著神性。神像所在的地面還畫著一個巨大的七芒星圖案,神像的蓮花座正好位於七芒星的中心。七芒星每一個角的位置都有一個聖女的雕像,它們每個人都面朝神像,呈跪坐的姿態,身前都擺有一架豎琴,看它們的手勢應該是在撫琴。不過這些豎琴卻不是雕像,而是真正的黃金豎琴,與聖女雕像連在了一起,固定得十分牢固。
七位聖女雕像的模樣相差不大,卻無七頭蛇神像那般奢華,全都是一襲白色無袖長袍,跪坐在蒲團之,右肩靠著琴,雙手優雅地撫在琴。豎琴很精緻,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黃金的框架雕刻著許多精美的花紋圖案,不過它與平常所見的豎琴有所不同,它只有七根弦,而且是七根不同顏色的弦,輕輕地撥弄琴絃,就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且音調各有不同。
神殿雖大,卻沒有一根柱子,神像的前方,大門兩側的牆面有幾幅精美的浮雕畫,大致數了一下,共有八幅,門的左右兩邊各有四幅。每一幅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幾人過去認真地看了看,第一幅畫的是七頭蛇神在太空中遨遊第二幅畫的是七頭蛇神來到海里產下一個宇宙蛋第三幅畫的是太陽的力量擊打著海面宇宙蛋第四幅畫的是宇宙蛋裂開化作一朵蓮花,蓮花托著一個嬰兒第五幅畫的是幾個人在與大自然抗爭,建立家園和國度第六幅畫的是一場宏大的戰爭場面第七幅畫的是一個人坐下來冥想第八幅畫的是一個人插翅膀飛向太空。
劉萬勇看了這些浮雕畫,覺得有些不知所以,便說道,“這幾幅畫到底是什麼意思?”
馬軍師答道:“難道還不明白嗎,這是在述說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可是全人類思考的終極命題,簡而言之,這八幅畫的含義就是人類從太空中來,最終還是要到太空中去,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