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並非什麼藏寶圖,而是一副八卦和一些什麼星什麼星的位置圖,完全沒有提到馭龍杖藏在何處。
“這應該是一副九宮八卦圖,圖邊上寫的應該是奇門遁甲裡的九星八門什麼的。”陸德明若有所思地說道,“這裡面暗藏玄機,變幻莫測,看來這本書上說的沒錯,不懂得易理之術的人是無論如何看不破這裡的玄機的,更不用說找到馭龍杖的方位了。”
“沒錯,這對常人來說無異於天書,只是我也納悶得緊,難道傳說裡說的是真的?”小叔公也很是疑惑地說道。
“什麼傳說?”劉萬勇問。
“這傳說在坊間也是有流傳的,只要有研究過太公的人,一般都知道。”小叔公讓葉雲茜幫忙去找來一張凳子坐下,理了理思路,說道,“這是一個關於太公的神話傳說,相傳當年劉伯溫出山輔佐朱元璋奪取天下,玉皇大帝就派了龍王的九個兒子去幫助劉伯溫,可你們也知道龍生九子各不同,這九個兒子一個個都是牛逼哄哄得很,覺得自己是天神的後代,憑什麼聽你一個凡人的差遣,結果他們非但不聽劉伯溫的話,甚至還跟他對著幹。劉伯溫也是個神通廣大的人,他索性就一狀告到玉皇大帝那裡,玉皇大帝聽聞此事,就賜了劉伯溫一根馭龍杖,讓他能夠駕馭龍王的這九個兒子。之後,朱元璋就在劉伯溫和九個龍子的幫助下順利奪得天下,當了皇帝。這龍的九個兒子完成了任務之後要回天庭,可朱元璋不想放他們走,想他們留在凡間永生永世守護他的大明王朝。結果就用計將他們留了下來,我們現在在宮殿或寺廟的屋簷上、門上、門前的石牌和柱子、寶劍、古琴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既然龍的兒子們回不了天庭,那馭龍杖自然也就留了在人間。”
小叔公見幾人聽得入迷,便繼續說道,“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不足為信,但這馭龍杖,或許真有其物,只是沒那麼神罷了,可能只是某件比較稀罕的寶物而已。我研究劉伯溫多年,在一些野史上也有看到關於馭龍杖的一些傳聞。是這樣講的,當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在元順帝的皇宮裡發現了這個東西,也許當時不叫馭龍杖,覺得有一些神奇的地方。既然朱元璋稱劉伯溫為帝師王佐,且精通天文地理,於是就讓劉伯溫拿回去研究。劉伯溫拿回去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發現它確有神奇之處,具體神奇在什麼地方,史料上沒有記載。後來劉伯溫的政敵,就是當時的宰相胡惟庸,他探知劉伯溫研究的這個東西有神奇之處,就想據為己有,也許能助他的謀反一臂之力。於是就設計害死了劉伯溫,可他卻怎麼也找不到馭龍杖,後來還設計陷害了劉伯溫的子孫。不過惡人終有惡報,胡惟庸最後也被朱元璋殺死了。
“嗯,我倒覺得這個說法可信度高一些。”陸德明說道。
“如此說來,那馭龍杖必定是藏在了劉伯溫的某個墓裡,不是傳說他有九個墓嗎?”葉雲茜接著說道。
“關於這個說法,民間傳說也有,想必你們也聽說過。”小叔公嚥了一口口水,潤了潤嗓子,說道,“不過據我瞭解,劉伯溫是個得道高人,對於世俗的這些東西他不會太在意,他自己的墓葬肯定也不會要求這麼麻煩,甚至只要求子孫給他薄葬即可。所以我覺得就算有九個墓,那也不會是劉伯溫自己要求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的皇帝給劉伯溫的子孫,包括他自己一共封了九個誠意伯,這樣一來,民間自然就會流傳著說有九個誠意伯墓,其實那是九代子孫的墓,而並非劉伯溫一個人的墓。不過說法各種各樣,到底該信哪個,我也是搞不清楚。”
劉萬勇聽到這裡,心想:“這個說法肯定是錯的,那九個墓應該都是劉伯溫的,因為我們幾個前幾天才去過一個衣冠冢。只是這個不能對小叔公你說罷了。”
這時陸德明說道,“這些傳說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我們不去管它,但是馭龍杖是確實存在的,這點我們無需懷疑,現在的關鍵如何找到它。”
“怎麼,你們幾個當真要去找馭龍杖?”小叔公驚愕地問道,“我道你們會知難而退呢,你沒看見書上說的,要天時地利人和,還要精通周易八卦奇門遁甲才行嗎?不然去了也只是白送性命。”
這下發揮葉雲茜威力的時候到了,只見她嗲聲嗲氣地說道,“啊公,現在年代不同了,我們有的是高科技的裝備,沒有什麼能難倒我們。這位陸大哥可是考古的行家,我們找馭龍杖也是為了保護國家文物,要是真被那些倒賣集團的人弄走了,豈不可惜了,怎麼對得起祖宗,怎麼對得起國家呢?再說了,難倒您就不想見識見識這寶物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神奇之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