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應該沒有河流或者地下河,洞裡的空氣比較乾燥,這樣的環境對於進洞探險的人是比較理想的。劉萬勇他們一行人大約往裡走了幾十米的距離,地面就開始變得稍微平坦了一些,而且內部的空間也變得寬敞了許多,這在當年應該是個不小的礦洞。在火把的照耀下,洞內巖壁上還閃爍著些許金光,這是岩石裡夾雜著一些黃金雜質對光線的反射所造成的。對黃金的偏愛也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的本能,雖然一路走下來都沒有說話,但是每個人都還是忍不住地朝那些閃爍金光的地方多看了幾眼。
看著一路走下來都相安無事,前方也見不到毒蠍他們的蹤跡,魏大牛就忍不住說道,“你們幾個都仔細看著點啊,說不定還能撿到大塊的狗頭金呢,這也不枉大夥來這裡拼命一場啊。”
有幾個蒙古人回頭看看他,也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就繼續走了。劉萬勇和馬軍師乾脆就當沒聽見,只顧一個勁地走著,弄得魏大牛相當的尷尬,好在每個人都自顧自,看不到他的表情。
這個礦洞並不是筆直向前的,中間也有拐過幾個彎,每走到一個拐彎口,劉萬勇都要停下來觀察一下後面的情況,他總覺得那個神秘的第三方會偷偷地跟在他們的後面,不過他始終都沒有任何發現。就這樣走走停停地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前面的人突然停住了,劉萬勇過去一看,發現前方竟然出現了一個三岔路口。
第四十五章 三岔口
由於火把的照明範圍有限,劉萬勇就開啟自己的軍用手電照了照四周,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裡,身後是他們進來時的路,前方則有三條岔道,每條道里都是黑漆漆的,根本看不到頭。
看到這個情形,那些蒙古人都盯著劉萬勇他們三個,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微妙,眼神有些飄忽,不知道是因為要進入祖先的龍脈而感到興奮,還是對前方未知的危險而感到害怕,畢竟他們只是部落裡的散兵遊勇,不是經過訓練的戰士,對死亡總是有著與生俱來的的恐懼。只不過他們基於保護龍脈和為首領復仇的決心而刻意地不表現出來,所以表情看起來有些怪怪的。
對於劉萬勇他們三個經歷多次生死考驗的戰士來說,很能體會這些蒙古人此刻的心理,但是他們也說不了什麼,只是覺得這些人能夠誓死捍衛保護龍脈的決心也是挺值得人尊敬的。
馬軍師試圖觀察一下這幾個岔口處是否有毒蠍他們走過的腳印,結果發現這地面都是岩石構成的,根本不會留下任何的腳印,只得無奈地看了看劉萬勇。
劉萬勇遲疑了半晌,說道,“不知道這每條岔道有多長,要是一條一條地找下來肯定不現實,耽誤工夫先不說,萬一裡面還有岔道的話,那就更麻煩了。那麼就只有分組試探了,我們分成三組,各進一條道,遇到死路的就折回來,如果發現毒蠍他們就原地隱蔽,派人回來通報。”
“那這組怎麼分?”魏大牛問。
沒等劉萬勇說話,馬軍師就搶先說道,“我們三個人肯定不能分開,只有我們一起行動,存活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們對這些蒙古人沒有義務,別忘了他們之前可是要宰了我們的,所以只能讓他們自求多福,我們三個人一組,他們分成五人一組。”
馬軍師這個人永遠都是那麼理智,劉萬勇本來想說他們三人分頭帶隊的,聽馬軍師這麼說,也覺得有道理,畢竟這些蒙古人是外人,只是相互利用的關係,之前是蒙古人多隻得委曲求全,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他們損失了首領和大部分的人,劉萬勇等人還肯帶著他們就已經很不錯了,犯不著為了他們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劉萬勇這麼一想就打定了主意,衝馬軍師點了點頭,然後就過去把那十個蒙古人分成了兩個五人組,再用手比劃了一下,示意他們分組進岔道探索,有情況不要衝動,派人回來通報。那些蒙古人見劉萬勇如此分配顯得有些不滿,相互之間說了些什麼,看樣子是在爭論,幾分鐘之後他們都安靜了下來,然後衝劉萬勇點點頭,表示同意。
劉萬勇三人選擇了最左邊的岔道進去,走了一段就發現這裡和其他地方別無二致,周圍還是一如既往的黑。他們三人走得異常小心,手電的光線儘量地壓到腳跟前的一塊地方,以免讓前面可能存在的敵人看到他們的位置。事實上,這岔道走得也了無生趣,沒有想象中的曲折,也沒有多餘的分叉口,只是有點長,可見當年這礦洞的規模不小。
走著走著,他們就開始聞到一股酸腐的氣味,開始還不太明顯,慢慢地就開始變得有些嗆鼻,聞起來非常不舒服。魏大牛捂著鼻子說道,“他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