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黍子)、麥、寂(大豆)、麻(麻所結的實),以防某種作物發生災害。這是主張同時雜種各種糧食作物,怕種單一的糧食作物遲到災害就難以補救。又實行“平糴法”,由國家控制糧食的購銷和價格:政府在豐年以平價收購農民餘糧,防止商人壓價傷農;在災年則平價出售儲備糧,防止商人抬價傷民。
李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編成了我國第一部有系統的法典,大大強化了“王者之政”。李悝的《法經》分為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六篇,以後“秦漢舊律,其又起自魏文侯師李悝”。李悝因此被成為法家的鼻祖。
孔子弟子的弟子曾申收了個弟子叫吳起,曾申聽說自己的弟子吳起的媽媽過世了。於是根據儒家的規矩叫吳起回家守孝三年,吳起不去,曾申大怒,不再認吳起這個弟子,吳起只好自學兵法。不巧齊國來攻打魯國,魯國沒有人敢出戰,吳起自薦,由於他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君臣都有疑慮,吳起回家便殺了妻子換來將軍的職位。齊軍被魯軍打敗,吳起名聲大漲。但因為魯國君臣猜忌吳起(這樣的人放在你身邊你也會起雞皮疙瘩),打完勝仗就地免職。吳起聽說魏文侯招賢納士,便去投奔,魏文侯不起雞皮疙瘩拜吳起為將,命令他率軍對付秦國,吳起打敗秦軍快速奪取了陝西東部的韓城、大荔、澄城、合陽、華縣等五座城池,又治理奪來的地區,用法家理念治理,發展農業,用二十多年的時間,把西戎盤踞的落後的河西帶入文明世界.變成自我依託、獨立抗秦的基地。吳起鎮守河西二十年,大仗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次.其餘的不分勝負,從未敗績。還帶兵協助樂羊子攻取中山國,擊敗西侵的齊國,吳起盛名遠揚。在魏文侯、李悝、吳起等人的治理下,魏國成為戰國首強,法家名聲鵲起。魏文侯死後,他的兒子魏武侯不喜歡吳起,吳起只好到楚國避難,吳起走後,秦軍復來,魏國逐漸衰落,從政治上看,魏文侯時期取締分封,建立郡縣沒有延續下去,武侯和他的兒子魏蕙王重新起用了士大夫家族,排擠改革的布衣,導致魏國人才流失,後來的商鞅、公孫衍、張儀、孫臏等人都是從魏國跑出去的。吳起到了楚國後,楚悼王任命他為令尹(宰相)。吳起把魏國的改革經驗拿到了楚國,吳起說:“大家族的封地.世襲傳到第三代,就必須收回,歸國家中央所有。要把封邑變成楚王直接控制的縣,接受楚王委派的職業化官員去管理。”同時,吳起還撤掉了大批貴族世襲官員,並把士大夫家族遷到湖南等邊遠地區去開荒。楚國強盛起來,楚軍北上攻魏,魏軍大敗。可好景不長,吳起出任令尹的第六年,楚悼王死了,士大夫家族派人殺了吳起,奪回了自己的封地。楚國的變法失敗了。
商鞅原名公孫鞅,衛國人,他跑到當時戰國首強魏國求職,到魏相國公孫痤家裡當了一個家臣,對李悝的變法很有興趣,自學成材。聽說秦王招聘賢人作官,就到了秦國求職。被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非王族最高長官),推行法家加強君權的思想,剝奪士大夫家族的特權,改為郡縣制,同時推行法家的制度。秦孝公很年輕,在位時間很長,為商鞅的變法提供了客觀上的保障。商鞅的變法涉及面很廣,政治、經濟、法律、軍隊、工匠都在變法之列,而且非常細緻,這裡只能舉例子說一下:
農業開墾荒地:
不準官吏留下當天的政務,那麼就是邪惡的官吏也來不及到民眾那裡去謀取私利了。而群臣百官的公務不互相拖拉,那麼農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農業生產;邪惡的官吏來不及到民眾那裡去謀取私利,那麼農民就不會受到損害。農民不受損害而又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從事農業生產,那麼荒地就一定能夠開墾了。根據糧食產量來徵收土地稅.那麼君主的地稅制度就能統一,而農民的負擔就公平了。君主的地稅制度統一.就有了信用,有了信用,那麼臣下就不敢搞歪門邪道.農民的負擔公平,就會慎重地看待自己的職業;慎重地看待自己的職業,就不會輕意改行。君主有了信用而官吏不敢搞歪門邪道,農民慎重地看待自己的職業而不輕易地去改變它,那麼民眾就不會認為君主不對,而心中也不會怨恨官吏。民眾不認為君主不對,心中也不怨恨官吏,那麼壯年人就會積極務農而不再改行。壯年人積極務農而不改行,那麼年輕人就合學習他們而不斷地從事農業勞動。年輕人學習他們而不斷地從事農業勞動,那麼荒地就一定能夠開墾了。
不要因為外國的勢力而給人封爵位、授官職,那麼民眾就不會看重學問,也不會輕視農業。民眾不看重學問,就會愚昧無知,愚昧無知,就不會和外國交往;民眾不和外國交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