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愣住,他發現自己竟然想不起小孩的模樣,這才過了多久?而且小孩那副混血兒似的外貌應該讓人印象深刻才對。可是無論他怎麼回想,就是想不起小孩的具體輪廓,只記得小孩有一雙黑得幾乎不會反光的眼睛。
報警臺受理了這件事,說是很快就會派人來檢視。蕭末也就把這件事放下了。
忙活了大半日,眼看已經過了午飯時間,蕭末直起腰,捶了捶痠痛的腰部,看看倉庫重新變得清爽有序,成就感油然而生。
這,就是他的事業,一個資源回收站。
大多數資源回收站都有兩個共同且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髒和亂。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把資源回收業者叫做拾荒者的原因。拾荒,也就是撿垃圾的意思。而撿垃圾的人在大多數人眼中自然就是髒、亂、差的代表。
蕭末的資源回收站則與一般的回收站截然相反,不但不髒、不亂,甚至連怪味都沒有多少。如果不是門楣上掛著大大的“資源回收站”五個字,住在附近的居民還以為蕭末是開二手店的。
不過蕭末確實也在經營二手店業務。這可是個非常有市場的買賣,跟資源回收業一樣,做好了一樣能夠發家。
說起蕭末做起這行的原因,追根究底就兩字:衝動。
那已經是六年前的事。
六年前,蕭末二十六歲,正是自以為很成熟、很睿智、很理性、很有經驗,其實仍舊十分“幼稚”的時候。
真的,蕭末就覺得每長大一歲,甚至過一天再回頭看昨天時,都會覺得昨天的自已依然幼稚得可笑。
“叮咚,叮咚。”
門鈴聲打斷了蕭末的回憶。
這是他設在店門口的感應門鈴,只要有人進來,不管身處一樓的倉庫、還是二樓的店面、或者地下室都能聽見。
一樓因為被他改建成倉庫,只留了八平方米鋪面空間,所以他的貨物主要都集中在二樓。
蕭末順著貨架走向從倉庫通往店面的玻璃門,拉開門就看見一名穿著校服、揹著書包的初中生正在看玻璃櫃裡的商品。
這不是早上在河邊發呆的那名少年麼?
蕭末想到自己當時還以為少年打算自殺,忍不住笑起來。
“想要買些什麼?”
蕭末回手帶上玻璃門,走到門邊的簡易水池邊洗手,一邊洗一邊側頭笑著問道。
聽到招呼,大約才十三、四歲的少年抬起頭,眼睛裡滿是血絲,像是得了紅眼病一般。
蕭末同情地想:可憐的學生仔,竟熬成這樣,也不知是不是快到期末考試的緣故。
“他們告訴我,你店裡什麼都賣。”少年手指在玻璃檯面上敲了敲,有點神經質地道。
“呃,也談不上什麼都賣,至少你們學校的期末考試卷我肯定沒有。”蕭末開玩笑。
少年似乎對他的玩笑並不買賬,一指旁邊的樓梯,問:“我能上樓看看嗎?”
“隨便看。樓上都是些傢俱和電器,還有些衣服和雜物,哦,還有體育用品和書籍,都是二手貨,東西很多,你慢慢看。看到喜歡的叫我一聲,或者直接拿下來結賬也行。”蕭末掛上毛巾走到櫃檯前。
少年“嗯”了一聲,揹著書包就上了二樓。
蕭末沒跟上去。來他店裡的學生不少,大多數都是挑些體育用品和書籍,偶爾會買些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和體積小的貴重物品都在一樓的櫃檯裡面,二樓都是些大物件或是不值錢的東西,何況還有放在四個角落用來威懾的攝像頭。蕭末並不怕樓上的貨品會有所丟失,當然人多的時候,他會跟上去看著。
趁少年在樓上看貨,蕭末開啟電腦開始清算上半個月的銷售盈虧。
根據excel做成的列表,明顯可以看出二手商品零售的利潤在他的總體回收業務利潤中只佔了不到十分之一,他的主要盈利還是在二手商品批發上。
說到批發業務,他似乎已經有幾天沒有去大學城,看時間,畢業生也差不多開始處理舊書本和舊家電傢俱等物。也許他明天應該過去看看了。
“哐當!”
樓上傳來重物倒地的聲音,蕭末抬眼瞟向一邊的四格監視畫面。
畫面裡少年似乎想從牆上拿下什麼東西,蕭末放大那幀畫面,發現少年想取的是掛在牆上的西瓜刀。
蕭末搖搖頭,起身上樓。
“你想買西瓜刀?”
少年宛如受到偌大驚嚇,整個人猛然轉身,一臉警惕地瞪視著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