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伊迪絲惟一不能相信的,就是他怎麼會不再愛她了。總有一天,總有個原因,卡爾會回來的。

於是伊迪絲的生活目的便完全寄託在這個希望上。她寫信給卡爾,要求和他繼續保持聯絡。後來他來信說,愛子快要有一個孩子了。瑪麗亞在1951年出世,接著在1953年又生了海倫。伊迪絲給那兩個孩子寄去了禮物。她繼續寫信給卡爾,卡爾也有回信:海倫長一顆牙了,愛子的英語很有進步,他自己的體重減輕了。

後來,她收到一封可怕的信,獲悉卡爾得了肺癌將不久於人世。他最後的幾封信充滿了憂慮,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了兩個孩子和愛子,他一直在儲蓄,準備把兩個孩子送到美國去上學,但醫院的費用把所有的錢都耗光了。她們將來怎麼辦呢?

伊迪絲知道,此時她可以送給卡爾的最後禮物只能是心靈的安慰。她寫信告訴他,如果愛子願意,她可以收養瑪麗亞和海倫,在瓦爾珊市把她們撫養成人。愛子在世間惟一所有就是這兩個孩子。可是她們跟著她,除了過貧困、奴役和絕望的生活之外,還能有什麼好處呢?1956年11月,她讓她們投靠她。不久,瑪麗亞和海倫來到了伊迪絲身邊。

伊迪絲知道自己已經是54歲的人了,做一個3歲和5歲的孩子的母親該是多麼難啊!但她不曾想到,卡爾死後不久,兩個孩子把曾學過的一點點英語都忘了,不過瑪麗亞和海倫都學得很快。她們眼神中的恐懼之情消失了,臉也胖起來。伊迪絲下班後,馬上趕回家來,這是6年以來所未有的情形,甚至做飯也再度成為樂事了!

接到愛子的來信時,更是令人神傷的。“阿姨,請您告訴我她們的情形怎麼樣。瑪麗亞、海倫哭了沒有。”伊迪絲從愛子那詞不達意的英文中看出了愛子心境的寂寞,而她自己是深知寂寞的滋味的。她覺得必須把孩子們的母親也接到美國來。

她已下了決心,但愛子還是日本公民,移民的配額有限,等的人又很多,要很多年後才能輪到愛子。那時,伊迪絲就給我寫了一封信,問我是否可以幫忙。我把她的情況在報紙專欄裡登了出來,有些人更積極地協助,於是各方面提出請求。1957年8月,愛子獲准來美。

飛機到達紐約國際機場的時候,伊迪絲感覺到一種恐懼。如果看見那個把卡爾奪走的女人,恨起她來該怎麼辦呢?最後,走下飛機的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少女,伊迪絲最初還以為她是個孩子呢。她站在那裡,手握著欄杆。伊迪絲覺得,要是自己有些害怕的話,那麼愛子一定驚恐得近於不能自持了。

她喊著少女的名字,那少女便匆匆走下扶梯,投入她的懷抱。當她們兩人互相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伊迪絲的心中忽發奇想:“我從前祈禱卡爾回來,現在他真的回來了——藏在他的兩個小女兒和他所鍾愛的這個溫柔少女的形體裡回來了。上帝啊,求你幫助我,教我也愛她。”

11.給自己裝上“暫停按鈕”

豪特

多年前,我在隨意翻開的一本書上看到了一段給我的生活帶來深遠影響的話:刺激和回應之間,仍然有空間存在,在這片空間裡,我們有自由、有力量去選擇如何回應。

在我們的回應當中,蘊藏著成長和自由。我無法描述這段話對我有多大的影響,我一次次反覆思索,沉浸在它提出的自由觀念裡,把它用在自己身上。

第四卷:來自天堂的紅玫瑰——夫妻情深(13)

一天晚上,我在外面拍錄影,導演堅持要以日落西山為背景,我很不耐煩地等著。這時我接到妻子的電話:“你在做什麼?”她不耐煩地問,“知道我們今天晚上請客,為什麼還不趕回來?”她生氣了。

聽到她的問話,我硬邦邦地答道:“珊德拉,是你請了這些人來吃飯,別怪到我頭上。這邊進度落後,我又有什麼辦法?你得自己去想辦法,我現在走不開,而且我們講得越久,我將越晚回來。我還有工作要做,做完了自然會回來。”

掛上電話,走回拍攝現場時,我突然明白,剛才我對珊德拉的回應完全是消極被動的,她的問題合情合理,她的處境十分困難:客人期望我出現,我卻不在場。我不但不體諒她,反而做出魯莽的回答,而這個答覆無疑將使問題更加嚴重。

我反省了自己,認識到自己犯了錯。我不想這樣對待妻子,不願我們之間出現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如果我有不同的表現;如果我更有耐心、更瞭解、更體諒她;如果我的出發點是愛她,而不是在壓力下發脾氣,結果會大不相同。問題在於當時我沒有想到這一點,我的反應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