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帝佈置好的湯鑊的路上,欒布平靜地說道:“我死可以,但有幾個問題我必須要問!當你被困彭城,兵敗滎陽、成皋一帶的時候,項王之所以不能順利西進,就是因為彭王據守著梁地,跟漢軍聯合而跟楚為難的緣故啊。在那個時候,只要彭王調頭一走,跟楚聯合,漢就失敗;跟漢聯合,楚就失敗。再說垓下之戰,沒有彭王,項羽不會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彭王接受符節受了封,也想把這個封爵世世代代地傳下去。現在陛下僅僅為了到梁國徵兵,彭王因病不能前來,陛下就產生懷疑,認為他要謀反,可是謀反的形跡沒有顯露,卻因苛求小節而誅滅了他的家族,我擔心有功之臣人人都會感到自己危險了。現在彭王已經死了,我活著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請您烹了我吧。”

眾所周知,劉邦是個有逆向思維的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和別人唱反調,在一般情況下,你不要指望他按你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你想死,我偏赦免你;你想活,我偏殺了你。很多人不知道劉邦這個思維定勢,因此吃了大虧。譬如項羽為了讓劉邦有所讓步,就捉了劉邦的老爸過來,明確告訴劉邦,如若不有所收斂,將會把劉邦的老子烹而食之。而劉邦的回答更爽快:咱們曾結拜為弟兄,因此,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願意將老子烹了吃,那麼請分我一杯羹。弄得項羽哭笑不得,一點脾氣沒有。

還有另外一個姓丁的傻叉也因不瞭解劉邦的思維特點而錯判形勢,結果連命也丟了。此人叫丁公,曾在項羽手下任將領,楚漢相爭之時,丁公負責在彭城西面追逐劉邦,由於丁公技高一籌,使得劉邦屢次陷於窘境。短兵相接的時候,丁公苦苦近逼,讓劉邦感到十分頭疼,只好掉轉馬頭對丁公說:“英雄相惜,我們兩個好漢為什麼要互相為難!”能被劉邦目為英雄,並且是同等分量的英雄,這一點讓丁公十分興奮。於是,丁公就高高興興地放了劉邦一馬。等到劉邦成了漢高祖之後,丁公還記著和劉邦之間曾經的往事,就屁顛屁顛地去拜見皇帝。誰知劉邦卻來了個大變臉,吩咐手下捉住丁公並且推到軍營之中去示眾。劉邦傳令三軍:“丁公做項王的臣下不能盡忠,使項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啊!”示眾畢,丁公的腦袋就不翼而飛了。劉邦用一句話概括殺丁的理由:“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你看,劉邦就是這樣

幽默。

面對欒布,劉邦愛和別人唱反調的定律再次生效。聽說欒布想死,劉邦激動地說:“靠,死,哪有那麼容易?小子,你聽著,你自由了,回去洗洗澡吧,休息過之後去做都尉。”

就這樣,欒布和劉邦對著幹倒幹出來了個都尉!

後來,欒布就順風順水了,一路做到燕國國相,後晉升為將軍,直至最後封侯。

欒布常常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窮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貴不能快意,非賢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窮的時候要低調做事,富的時候要高調做人!

【個性點評】

在一個有幽默感的領導人手下工作,是一個人上輩子修來的福分。都說劉邦刻薄寡恩,但我覺得劉邦的幽默體現在骨子裡,他的流氓習氣,他的虛榮高傲……都是他骨子裡幽默天性的自然流露。

欒布是幸福的,他的幽默和劉邦的幽默終於撞出高質量的火花。兩個變態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儘管歷史上的欒布高大挺拔,但戲臺下的觀眾卻看透了其中的貓膩,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將欒布確定為丑角,並將欒布內心的怯懦在舞臺上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呂雉:中國第一隻兇猛的野雞(1)

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是跳楚舞的高手。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才得到她,非常寵愛,四處征戰時也帶在身邊。和項羽垓下一戰,項羽和虞姬聽到的四面楚歌,首先就來自於劉邦和戚夫人,然後才令漢兵應和的:“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為楚歌,是楚人之歌聲也。”

劉邦和戚夫人感情深厚,因為常常帶著她一同出遠門,朝夕相處。正牌皇后呂雉常常留守在宮內,加上年齡又大,倒反而疏遠了。呂雉生子孝惠,立為太子;戚夫人生子如意,封為趙王。孝惠為人仁慈軟弱,劉邦乃小流氓出身,好酒好色,豈能看上為人仁弱的孝惠?因此非常不喜歡他。加上戚夫人對著劉邦日夜啼泣,劉邦就想廢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

呂雉可不是善茬兒,她為人剛毅,劉邦平定天下期間,誅殺的不聽話的大臣大都是呂雉出的主意。這樣一個女強人,戚夫人居然想和她爭奪儲位,豈不是以卵擊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