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小說:1875我來自未來 作者:沸點123

貴賤等級及其嚴苛的社會,自己若想要那些達官貴人看得上眼,必須要給自己妝扮上光環。既然沒條件拉出某個清朝的大官顯貴當虎皮,那目前只能用吹噓家族財富和文化的方式來糊弄了。

李經述心說,原來他是拿家裡的東西送人不心疼啊。

李家三兄弟吃飯比姚梵講究的多,低杯慢盞,小箸少夾,三人看姚梵吃的兇猛,心裡不約而同的想,這姚兄家裡的廚子手藝恐怕極差。

姚梵是真餓了,騎行一路上雖然吃得飽,但每天粗茶大餅,偶爾在小鎮上買些湯水,都是沒什麼油水的,今天可謂是不吃白不吃,他可不矯情,畢竟肚子是自己的。

等姚梵吃的差不多,節奏放緩後,李家三人便著意的與他聊起時局來。

“姚兄,你是久在外面跑的,見多識廣。

如今大清已經開國,與西洋四海諸國也溝通貿易了不少時日,也官辦了西洋式的工廠,依你看來,大清國何時能夠勝過洋人?”李經方淡淡地問道。

姚梵皺眉:“你這個問題很怪,我沒法回答。”

“如何怪異了?”

“貿易能掙錢,可我沒聽說僅僅因為開國貿易,就能強國的。天下各個殖民地,都是被洋槍炮艦把門拱開的,也沒見哪個因為貿易而強國了。

至於工廠,我下午時已經說了,洋人的工廠已經是遍地開花,而大清國呢?屈指可數!

1861年曾文正建了大清第一家現代工廠,所謂安慶內軍械所。1865年李中堂買下上海的旗昌鐵廠,設立了江南製造總局,來造大炮。1867年該局又設立機器廠和鍋爐廠,開始生產兵輪。接著金陵機器局,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也都先後設立。

可是這些都是被長毛逼得無奈才搞出來的,並不是滿朝文武自覺的行為。這少得可憐的幾個廠是用來造槍炮彈藥的,說白了全都是燒錢的,一個都不能掙錢。

我聽說李中堂也被這樣的燒錢法搞的焦頭爛額,已經開始求富。這不,搞了個輪船招商局,指望著從海運上賺錢。

只是,僅僅這樣修修補補,零敲碎打的弄,我看不出哪裡有強國的雄心在。”

李經方聽姚梵議論他老子,但語氣很平和,不偏不倚,並沒有偏激之語,心裡之前一點擔心也放了下來,誠摯問道:“那姚兄以為,如何能強國?”

姚梵當然知道清朝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可他放下筷子,眯縫著眼打量了一下李經方,見他表情很認真,心說:“我要是給這小子下點藥,他能不能順帶著把他老子給一併傳染了呢?對我目前的造反計劃能不能有好處呢?……”

姚梵又掃視了李家另外兩個小子,見他們家教很好,並不說話,正在等著聽姚梵打算如何說。

姚梵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道:“要強國,無他,多賺錢耳。”

李家三人聽姚梵憋了半天只沒頭沒腦說了這麼一句,頓時有些洩氣。

李經方聽出姚梵話沒說盡,追問道:“姚兄為何如此說?”

姚梵道:“如今這麼區區幾個工廠抵甚麼事?強國之間比的是實力,大清國要想趕上,自然要多多的修造工廠,可是錢從哪裡來?難道就靠個輪船招商局賺錢麼?”

李經方心想:“這姚梵在商言商,雖然脫不開商人言利的本性,可倒也是說的實話。”

於是追問道:“那依著姚兄的見解,怎麼才能多賺錢?天下人哪一個不想賺錢?可一旦朝廷要賺錢,勢必加稅,天下又有哪一個不反對呢?”

姚梵道:“賺錢很簡單,朝廷可以收工業稅嘛。”

李經方道:“工業稅?姚兄你也說了,大清國只有區區幾個工廠,還都是官辦的,難道自己收自己的稅嗎?”

姚梵道:“大清國之所以工廠少,就是因為工廠都是官辦的,政府不許私人辦廠。李大兄你想,如果政府允許民間辦廠,那工廠必然和西洋一樣的遍地開花,工廠越多,稅收越多,這豈不就有錢了嗎?”

李經方道:“民間設廠如何使得?場中諸公都說這樣會敗壞民風的!眼下允許官督商辦已經是朝野議論了,多少大臣都嗷嗷叫著要把官督商辦改成皇家自己的官營呢。

姚兄你想,民間廠子一設,少則百人,多則千人長期聚集於一處,萬一鬧出事情了,當地官府的區區十來幾十個人,如何彈壓的住?

要是有人別有用心,以設廠為名招攬閒漢,聚眾造反,這可怎麼是好?

再說了,萬一設個廠子,精壯都去廠裡幹活,那田地豈不是沒人種了嗎?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