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帝加元服(1 / 3)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樓蘭在匈奴與漢之間,除了委屈求全,別無求生之道,因此,儘管元封三年,匈河將軍趙破奴以七百騎虜樓蘭王,令樓蘭向漢貢服,樓蘭也不敢輕易得罪匈奴,連遣質子也是漢與匈奴各遣一個。

正是這種狀況,面對孝武皇帝的怒責時,樓蘭王才能說出那樣令人心酸的話——“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命不操於己手。

因此,當年,樓蘭王說“願徙國入居漢地。”也並非完全不是真心。

——至少,漢民不必同時向兩方屈服!

漢終究是離樓蘭太遠。

徵和元年,那位曾經向孝武皇帝直言窘境的樓蘭王死,按樓蘭習俗,應當由質於漢的那位王子繼位,樓蘭國人也來漢請,欲立之。然而,那位質子曾經坐漢法,被下蠶室,行了宮刑!

漢自然不好遣其歸國,只能答樓蘭來使:“侍子,天子愛之,不能遣。其更立其次當立者。”於是,樓蘭便另立了國王。漢也要求新王遣質子,新立的樓蘭王也遣了,當然,同時也遣了一子質於匈奴。

不久,這位國王又死,這一次,匈奴先得到訊息,遣質子歸,得立為王。

——這位就是被傅介子所殺的樓蘭王。

——最後一位樓蘭王名為安歸……

……很不錯的名……

只看樓蘭的過往,尉屠耆不想當“樓蘭王”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沒有一個順順當當把這個王當下來的!

典屬國上報新國名的奏疏呈上得並不慢,但是,霍光並沒有立刻決定。

對於霍光來說,他有比樓蘭更名更重要的事情。

——天子加元服!

這並不是早已決定的事情。

雖然霍光曾經提過,但是,他並沒有真的做什麼準備。

事實上,連劉弗陵自己都不願加元服。

——加元服,就是行冠禮。

冠禮的祝辭即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冠禮的意義重大。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

——故曰:“冠者,禮之始也。”

——是故古者聖王重冠。

——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

——玄冠玄端奠摯於君,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

——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

——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與?

——故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也。

——故聖王重禮。

——故曰:“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

——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只有加元服,完成了冠禮,才算是成人。

按道理來說,劉弗陵應該非常高興自己可以加元服。

——成人就意味著可以自己作主了!

但是,劉弗陵對霍光再清楚不過了——霍光根本不可能將手中的權力歸還給他!

——那麼……加元服……

——完全是另一個意義了!

劉弗陵的幾位師傅皆是儒生,他豈會不懂禮法?

——臣不殤君,子不殤父。

——喪服……

劉弗陵只能往這上面想!

——事實上,他也沒有想錯。

真正向霍光進言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適妻——皇后上官氏!

霍光本來是為了樓蘭的事而去見外孫女的。

——尉屠耆當年降漢也不是因為仰慕大漢,而叛國,而是在樓蘭國中爭權失敗,被迫逃亡。

——這些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