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
邴吉對上官家的結局並沒有太多興趣,他關心的是燕王。
——燕王是什麼人?
——先帝諸子尚在世的幾人中最年長者的。
這本來也沒有什麼,但是,當年少帝已經年滿十五歲,後宮嬪妾也不少,可是,至今無子。無子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皇帝還年少,可是,一旦皇帝山陵崩,卻無皇子可嗣位……
如果那樣,燕王的地位就不同了。
——按照孝文皇帝即位的成例來看,皇帝無子而崩,嗣位者即選先帝諸子中,尚在人世的最年長之人。
——無論當年陳平、周勃等人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而選的文帝,能說出口的原因也就是這個了。
霍光是輔臣,可興新例,卻不能廢舊制。
有這樣的例子……
——當然,如果,霍光沒有其它的打算,這些都不算什麼!
——可是,霍光顯然是有打算的。
公孫遺無意透露的訊息與杜延年毫不猶豫的暗示,都讓邴吉隱約明白,自己接觸到了霍光最不可對人言的秘密打算!
震驚、不安……之後,邴吉抬眼就看到了坐在霍光身邊的劉病已。
邴吉不是無心無念的天道、神明,對霍光可能的打算,他實在沒有辦法讓自己表示反對……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邴吉不能不慎重地試探霍光的想法。
——“燕王豈非無恙?”
這句話問出來,既表明了他自己的立場,也說明了他的理解,更重要的則是霍光的回答。
這點小伎倆實在不算什麼,在場的五個人,除了劉病已還有些懵懂,另外三個如何會聽不懂邴吉的意思?
霍光微微挑眉。
——邴吉這話是問他的,不是說公孫遺與杜延年不能代答,而是,代答不能讓邴吉安心。
霍光倒是沒有必要非讓邴吉安心,不過,看了一眼劉病已,霍光還是回答了他:“少卿此慮甚是,不過,燕王與左將軍有驛書來往。”
邴吉不由一愣,隨即深深地低點,以掩藏自己的驚駭。
——燕王與左將軍這樣的身份,私置驛書與人來往,是十分自然的,這樣都能被霍光知道……想來霍光盯著他們不是一天兩天了!
——如此說來,霍光謀算對付上官家與燕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
——無人發覺!
連邴吉都認為,霍光是在左將軍上次呈上燕王劾奏之後,才有這樣的打算的……
邴吉心底一陣發涼——霍光如此心計,如此隱忍……
——即使霍光真的擁立了身邊這個太子孫,又真的會讓他成為天子嗎……
——伊尹放太甲,周王攝王位……
——霍光……是真心要讓這個皇曾孫成為皇帝嗎?
邴吉憂心不已。
據他所知,今上雖然無子,但是,也沒有任何不豫之徵……那位少帝比這位皇曾孫僅年長三歲……
——霍光如何肯定,少帝會比皇曾孫先逝……
想到這個大逆無道的問題,邴吉只覺得一陣冷汗淋漓,幾層衣裳都被冷汗浸透了。
邴吉不是一味死板、死忠的人,對當今這位少帝也談不上多麼忠誠,但是,那畢竟君啊!
“大將軍,燕王乃上之長兄,始元元年,齊王孫謀反,辭連燕王,即有詔勿治。這一回……”邴吉想著那樣的問題,心中便一陣陣兒的慌亂,最後,乾脆抬起頭,飛快地說了這麼一番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是,話中疑問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霍光卻有些不耐煩了。
——他念著邴吉昔日照拂劉病已的恩惠,才會容忍他之前的試探,可是,有一不代表有再!
霍光並非沒有耐性,但是,這麼幾年的大司馬大將軍做下來,他多少也添了幾分居於上位的脾氣,被邴吉這麼不知趣的舉動一惹,幾乎立刻就要發作。不過,一來邴吉曾是他的長史,也算是親信,二來,到底劉病已在場,雖然劉病已現在不知道根底,但是,總有知道的一天,當著劉病已的面發作,日後劉病已想起來,便平白添一份疥蒂。因此,霍光還是按捺下自己的火氣,卻也沒有再開口回答的意思。
公孫遺與杜延年都深知霍光的脾性,本以為邴吉必要被髮作一通,卻不料,霍光只是沉著臉不言語,兩人都有些奇怪。不過,兩人與邴吉都算是頗有交情,眼見邴吉還要開口,兩人相視一眼,立刻便有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