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中宮侍醫【四千字~~~賠罪】(2 / 3)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處境尚未至如斯境地。”

霍光那一眼讓上官安頓時火大,還沒有來得及發作,就聽到女醫如冰的聲音緩緩在殿中流動:“大將軍若有維護之心,便不當如此,若另有考量,大可不必如此作態。”

女醫的神色清冷,絲毫沒有隱藏話中的責難之意——堂堂大司馬大將軍會保護不了皇后?更不必說如今天子尚未親政!

義微平靜地看著霍光,並沒有索要答案的意思——她只是醫者,只做醫者該做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即使明白也不在她的考量範圍。

隔著重帷,內臥之中的諸人將外間的對話盡收耳底,不知這位女醫來歷的諸侍御聽得心驚肉跳,面面相覷之後,有一個平素與倚華還算親近的年輕宮人扯了一下仍然跪候在寢帳旁的長御。

倚華抬眼看了對方一下,如刀的清冷目光充分表達了拒絕之意——此時此刻,她沒有為人解惑的心情。

儘管如此,宮人還是問了出來——畢竟,那人即將供職中宮,他們不能不詢問清楚——當然,聲音是極輕的耳語:“義女醫是大將軍信任之人?”

對方已經問了,在場的眾人也眼巴巴地等著她回答,倚華猶豫了一下,還是回答了:“義女醫在先帝時曾任中宮侍醫。其父是故侍醫義姁之弟。”

——義姁?!

——義姁之弟?!

年輕侍御皆是大驚,年紀與倚華相仿甚至更年長的幾個中宮屬吏與侍御卻都是一臉“果然如此”的釋然神色。

義姓源出殷商後裔,一直是河東大姓,與同樣出身河東郡的衛、霍兩家也算有淵緣,不過,這位“義女醫”出身的那一系與衛、霍兩家卻是頗有淵緣!——源頭正是義姁與其弟。

既是殷商後裔,義家自然是敬鬼重巫的。自古醫巫不分家,義姁自幼便沉迷醫道,最精通針灸之術,及長竟也小有名氣。

大漢推崇孝道,先帝即位後,為了方便太醫照料太皇太后竇氏與皇太后王氏的身體,特別詔入一批女醫以充侍醫,義姁便在其中,被分派到皇太后王氏身邊,因為義姁的醫術人品俱佳,皇太后深為喜愛,得知其有一弟之後,儘管義姁再三強調弟弟義縱無行不堪,皇太后仍然向兒子舉薦了義縱。先帝對母親素來孝順,立刻便將義縱拜為中郎,不久又補為上黨郡中某縣的縣令。儘管義姁覺得弟弟頑劣不堪,但是,義縱的確是治理地方的人才,執法嚴厲,不避貴戚,深得先帝的信任,官至右內史。

當然,這些還看不出義家與衛、霍兩家有什麼關係。只是,義縱最好的朋友是誰呢?

——那人姓張,名次公,其父名隆,為輕車武射,以善射為稱,深得孝景皇帝的寵幸,曾是天子近臣。

義縱少時的確是玩劣,不喜約束,有一段時間更是乾脆與張次公等人離家,一心要效仿盜蹠,足見兩人的情誼是多麼深厚了。

當然了,正是因此,義姁才把弟弟說得不名一文,不過,雖然離家了,雖然一心籌劃盜蹠行徑了……到最後,河東郡並沒有多一夥群盜。事實上,義縱與張次公他們離家沒幾天,財沒劫到,人沒擄到,皇帝徵召的詔書就到了,一群本質上與紈絝子弟並沒有太多區別的少年兒郎顯然覺得京師更加有趣,玩笑一般地跟著義縱一起去了長安。當時,天子也正值年少,熱衷於微服出遊,聽義縱說起友人,立刻將他們都收到身邊,其中張次公因為其父的關係,也被天子拜為郎官,一群人轉身從河東郡盜變了了天子護衛,絕對算是浪子回頭的典範。

後來,義縱離京任職,但是,包括張次公在內的其他人卻大多留了下來,再後來,期門立軍,那群人最差也成了軍吏。

其中,張次公的境遇又是最順的。

——衛青麾下諸將,以蘇建、張次公封侯最早,兩人都是衛青的親信知交。

——元朔二年,張次公以校尉隨車騎將軍衛青出雲中。那一戰,漢軍向西攻至高闕,之後便佔領了水草豐美河南之地,也就是後來的朔方郡,張次公也以功封岸頭侯,同時封侯還有蘇建。戰後,蘇建領命建朔方城,張次公重回京師,之後又受命掌北軍。

如果這些還不夠……

——皇太后王氏崩後,義姁被分入中宮,極得皇后衛氏的信任,至死都是中宮侍醫。(注)

義姁無子,元鼎元年,義縱因為對皇帝的“告緡”之策執行不力,以廢格沮事之罪棄市,義姁便收養其厶女義微,傾囊以授,因此,義姁卒後,繼任的中宮侍醫便是義微,直到徵和元年,因為牽涉進諸邑公主的巫蠱案被遣出官……

……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