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4)

小說:西夏死書 1 作者:炒作

塊玉插屏的編號,或者說是它的名字,這塊玉插屏的全稱應該是——‘白’字號西夏嵌珠寶纏蓮紋玉插屏。”

“‘白’字號西夏嵌珠寶纏蓮紋玉插屏?那其它幾塊又編了什麼號呢?”唐風問。

“諸位,請聽我慢慢道來,大家知道,‘西夏’這個名稱是漢文史書中的稱呼,並不是党項人自己起的國名,党項人自己起的國名,在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比如很多學者都認為,党項人自己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大白高國’,或‘白高大國’,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党項人將自己的國家稱為‘白高大夏國’,這個名字,是俄國西夏研究學者克恰諾夫,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人類學博物館所藏《西夏文大藏經》逐字翻譯成漢字所得。我個人比較認同這種說法,再說我們面前這件玉插屏,從上面所刻文字判斷,這塊玉插屏應該是四塊玉插屏的第一塊,因此,對應‘白、高、大、夏’四個字我推測,另外三塊玉插屏分別是“高”字號玉插屏,“大”字號玉插屏和“夏”字號玉插屏。”羅教授的推斷,讓大家信心大增,似乎已經越來越接近事情的真相。

羅教授接著繼續說道:“我再補充一點,如果我們真的找到瀚海宓城,那裡會有什麼呢?寶藏,這個當然會有的,而且會有很多很多珍奇異寶,但我對寶藏並不感興趣,1908年,科茲諾夫發現了一個黑城,就出土了數以萬計的西夏文物,我想這個瀚海宓城,只會比黑城更大,更重要,更壯觀,我不敢想象,那裡將會埋藏著多少令世界震驚的文化遺產,也許會有一套完整的西夏文《大藏經》,也許會有無數精美的佛像,比偉大的敦煌更加輝煌,也許還有許多我們想也想不到的奇蹟……”羅教授難掩興奮之情,已經完全陶醉在了他的瀚海宓城中。

最後,韓江站起身來,對眾人總結道:“我認為,羅教授的推斷是合情合理的,在西夏王朝被成吉思汗滅亡之際,党項人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復國,再現白高大夏國的輝煌,將四塊藏有瀚海宓城秘密的玉插屏,由四批人帶到了四個不同的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党項人最終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有機會復國,但瀚海宓城,仍然牽動著許多人的神經。現在我們可以肯定,我們面前這塊玉插屏是俄國探險家科茲諾夫在黑水城遺址發現的那塊,再根據羅教授對這塊玉插屏的破解,我們知道,很可能有一支党項人,帶著另一塊玉插屏,又回到了党項人最初走出的大山,這是我們現在惟一的線索,所以,找到這塊玉插屏,就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我們必須趕在我們的對手前面,找到四塊玉插屏,破解瀚海宓城的秘密。”

“但是,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行動呢?”唐風問韓江。

韓江沒回答,羅教授卻開口說道:“要想找到黑頭石室那塊玉插屏,我倒想起一條線索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活躍於川西地區的美國探險家洛克,在他晚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在結束川西北貢嘎雪山的考察後,因為一場可怕的泥石流,曾誤入一處世外桃源,那裡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當地人崇拜佛教,但又保留了大量原始宗教的遺風,當地的頭人和喇嘛熱情接待了洛克,最後又將他送出了那個世外桃源。洛克在中國生活多年,深諳中國文化,他發現那裡生活的人和川西其他地區的居民在風俗習慣和長相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認為那裡的居民是從其他地方遷徙而來的,進而洛克又大膽推測那裡的居民是幾百年前為逃避蒙古鐵騎追殺,遷徙到川西地區的党項人後裔。”

唐風歪著腦袋想了好一會兒,反問羅教授:“我也聽說過在川西地區有党項後裔的說法,不過,我印象中,那好象指的是木雅地區?洛克就曾經到過那裡。”

“對,洛克,還有其他一些探險家都曾經到過木雅,洛克也曾經認為木雅人就是党項人的後裔,但他後來去了那個世外桃源後,卻改變了看法,認為那兒的居民,才更像是党項人的後裔。可惜,之後洛克還想去尋找那片世外桃源,但他踏遍川西北一帶的山川峽谷,卻再沒有找到那片世外桃源,於是,洛克便將那個地方稱為 ‘最後的香格里拉’,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洛克難道沒有留下照片之類的東西?”唐風問道。

羅教授搖了搖頭,“沒有,他自稱他在進入那片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前,曾遭遇了一場可怕的泥石流,他和通行的其他人失散了,他攜帶的相機等裝置也被泥石流沖走了,所以沒能留下照片等資料,關於那次誤入,他只留下了簡短的文字記載。以往並沒有把這當真,可我卻忽然想起來,洛克在文章中還特別提到當地人崇拜附近的雪山,並說雪山上的山洞中,存有他們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