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傅老闆面色變化:“陳先生……不準備跟隨潮流發展嗎?”
傅老闆本身愛好武學,從生意角度來看,如果武館繼續開的話,他肯定要引進新東西。
畢竟做生意要賺錢啊。否則每年開工資就得不少錢。
陳夏笑道:“傳統武術有很多,跆拳道和散打讓其他人做,我專做這方面生意就可以了。”
這不是他不在意錢,而是有信心。
傅老闆想了想,笑起來:“也是,陳先生自身就是一個活招牌,一定能招到人。”
雙方繼續聊了一會兒,看時間也差不多了。
兩人握手,傅老闆要去外地做生意。
送走傅老闆後,陳夏打了一個電話……掛掉電話後,他回到如今屬於自己的武館。
裡面店員和教練看到陳夏走回來,招呼道:“陳老闆回來了!”
“嗯!”
陳夏年紀輕輕,比很多教練小的多。但如今他是老闆,身份不一樣。教練們自然是很客氣的。
他點點頭,和氣笑道:“這裡的事務,平日都是誰在管?”
“老闆,是我!”
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教練走來,笑道:“老闆,我叫郭喻,以前這裡都是我在張羅。”
“嗯。”陳夏道:“郭師傅主要教學什麼的?”
“老闆,我專門傳授洪拳的。我給老闆展示一下。”
郭師傅說話間,將一套洪拳施展出來,他左右騰挪,打的虎虎生風,招式動作沒得挑,功底很是深厚。
郭師傅學武數十年,除了洪拳之外,還施展了其他的一些流派,都不錯。
在陳夏看來是一把功夫好手,當教練沒問題。
郭師傅又給陳夏介紹了一遍在場的人。
武館裡面一共有六個教練。兩個前臺,一名廚師。很多店內的管理都是郭師傅負責。
和傅老闆交流中,陳夏知道郭師傅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所以店的賬除了前臺外,他負責審查。
在場的教練都是四十幾歲,五十多歲的男子,現在這年頭傳統武術不好混,他們這個年紀以此為生的話,工作就是養家餬口的主業。
那些練武的,有一定條件都去做其他生意,或者自己當老闆了。
教練們看著眼前的陳夏,內心隱約擔心自己被開除。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武館雖然不是天子廟堂,卻也是一個小體系,陳夏是最大的老闆,他若是改革想要引進跆拳道,散打,放棄傳統武術,他們就沒飯吃了。
如果自己有人來接手教練職業,他們肯定也會受到排斥。
郭師傅等人和傅老闆熟,陳夏對他們而言是陌生人,想開除還不是一句話的事,不用留情面。
“你們的工資是多少?”
實際上,陳夏在傅老闆那裡已經得到實際情況,但還得問清楚。
“陳老闆,我作為管理師傅,也負責教導學員,我的工資是八千。”
“老闆,我是六千二。”
“我也是六千二!”……
教練們說出自己的情況,和陳夏知道的差不多。
至於兩個前臺,是兩千八左右。廚師是三千五。
在宜東這個小城市,這些工資屬於正常水品。
“這樣算起來,每個月武館的開銷在四萬八左右!一年就是五十七萬多的開銷。”
算了一筆賬的陳夏,感覺開銷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難怪很多武館開不下去,轉行散打和跆拳道。
每年接近六十萬開銷支出,這特麼要是招不到學員,每年虧不少錢啊?
在隨後的瞭解中,陳夏還知道之前他們每年會有一百三十名學員,算上不同的價格課程,大概有八十多萬的總收入。
扒去各種繁瑣的開支,伙食成本,一年可以盈利萬,這是純收入。
這裡的人吃住都在武館,包吃住。有三個小房間提供住宿。不過本地教練一般住在家裡。店內住的人不多。
“如果和往年情況一樣,武館每年還是盈利的。”
陳夏仔細盤算。
又和眾人深入溝通了一會兒,知道武館的基本運轉情況,現在還有四十多個老學員在,需要引進新學員進來,今年才可以盈利。
“老闆,現在傳統武術不景氣,這點我們知道,我想問下……陳老闆,您會繼續用我們嗎?”
這時,郭師傅心情忐忑的提出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