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他的午休時間,陳夏睡不著,便拿出手機搜尋關於暗勁的資訊。
經歷楊羅的事後,他需要學暗勁。
得查一下具體怎麼練,如果能學會,以後做這種事情就方便多了。
可以不用,殺手鐧一定要有。
陳夏雖然能採取加點增強,但暗勁還是需要自己練,這是一種發勁技巧。
“如果我有暗勁,將那幾人拍了就走,他們當時沒感覺,等回去兩天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以他們的認知,多半不會懷疑到我頭上,因為這種神奇的事情一般人不會相信!”
“即便他們知道是我打傷的,外人也不會信,因為無法取證,沒有十足的證據,即便知道是我,也無可奈何。”
“所以暗勁,不但要學,還要強!”
陳夏打定了主意。在手機上搜尋。
現在華夏武術沒落,很多流派不再像以前那樣秘不外傳,為了發揚武術的昌盛,網路上有很多詳細的資訊可供參考。
陳夏看到網上關於勁的講述很多。暗勁之力並非虛構,是真實存在的。
近代許多武術名家都有較強的暗勁,比如八卦掌大師劉鳳春,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等。
明的力量,就是拳腳刀槍棍棒的力。
暗勁是一種衝擊震盪,寸拳的極致,便是暗勁。
比如一個人身穿鎧甲,刀劍不能傷,大鐵錘卻可以,實際上鐵錘並未接觸敵人的面板,但依然能將敵人震死。
人雖然沒有這麼大力量,但暗勁也類似於這種震勁,將力量傳遞進入人的體內,把握好力道就是暗傷。力量大了,直接死。
在拳擊比賽中,人們發現了ko擊倒的本質是衝擊震盪,令顱內腦組織產生位移,猛烈撞擊顱壁,產生暈厥。以裸拳打擊目標時,因為缺乏緩衝,容易造成面板表面開裂,震盪無法深入。
而拳擊手戴上拳套,屬於整個面的擠壓,更容易將勁“悶”進去,反而比裸拳更容易打出ko。
陳夏繼續檢視,得知想要打出暗勁,需要從丹田發力。
不同的拳法,側重點不一樣,主要訓練丹田的武術,屬心意拳最重。
心意拳的高手為什麼那麼兇狠,就是因為注重丹田之力。
並不是單純訓練丹田!
而是為了訓練如何用丹田帶動周身運動,瞬間發揮超級震勁!打出超級重擊!
“練習方法好像很多!丹田訓練,就是意念訓練發力,而最重要的技巧還是配合周身力量打出震勁。”
陳夏查閱了好一會兒,大致有所瞭解,他挑選了幾個合適他的方法。
第一種,就是身處水中,讓水淹沒腰間,右手猛烈拍擊水面,不能打進水中,不能有水花,剛剛接觸水面,力要收回來,將震力滲透進水中,打出暗湧。
打出暗湧,實際上陳夏的內氣就能做到,但力還是散的,震勁技巧他並未掌握。
第二種就是,找一顆大小適中的樹,先用手指按在樹上,用掌根突然擊之,掌與樹接觸的瞬間,意欲把樹擊倒。然後重心返回,如此反覆即可。
大致瞭解一圈後,陳夏發現對於他這種有武力,力量,內氣,高強度體質和精神的人來說,學起來並不難,就是需要一個水磨的功夫。
“現在天氣冷,入水肯定不太方便,雖然我不怕冷,但還是樹比較方便一點。”
陳夏分析過後,選擇目前最適合他的方法。
這種發力技巧,是沒有功法可學的,所以只能靠他自己去練。
想到這裡,陳夏喝完茶,立刻去了後院。
後院的一棵柳樹已經千瘡百孔,到處樹皮炸裂,已經被陳夏打的不成樣,如今陳夏又站在旁邊將手指腹放在上面,按照心中所念,掌心猛然一推,觀想自己將樹瞬間擊倒。
好在這顆樹是自家的一顆老柳樹,有些粗壯,陳夏練習倒是問題不大。
砰!砰!他的四個手指腹貼住,儘量讓自己丹田發力傳遞手掌,一寸的距離瞬間爆發震上去,樹木發出輕微的搖晃,外面看去,力量撞擊並不強,主要練的是勁力。
既然是水磨的功夫,陳夏也不著急,一次次的推動,一次次的出掌。
相當於全身的力量瞬間震出,不能將力道打散,洩出去,而是採取震力。
因為要注意力的控制和收力,所以比平日出掌還更累一些。
一個下午陳夏將樹推了成百上千次,樹皮沒有傷害半分,倒是將陳夏累的有些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