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發光的東西太多了,手機,手電筒,燈泡都會發光,不是什麼稀奇事,但這得看在什麼地方。
如果不該發光的地方,忽然冒出一道圓形光束,那就很神奇了。
尤其是晚上。
想一想,瀑布下方忽然在昏暗的夜晚,發出一道圓形光束,看不到光源,只能感受到光亮,而且一閃一暗,七種顏色,這不就是很好的熱點嗎?
這種人為的操作其實不難,難的是一般人如何站在瀑布水流中這麼做?
如果是路邊,哪個大馬路,天橋上,有一樣發光的東西,人家不會在意。
半夜不可站人的地方,有發光點,還很跳動,結合之前瀑布出人頭的事件聯絡在一起,這就很讓人遐想連篇了。
反正就是玩,製造熱點,打造旅遊景點傳聞,火爆家鄉。
陳夏翻看手捧球,開啟開關,全球散發出很明亮的光芒,質量不錯。
關掉再開啟,就是紅光,有七種顏色。
“水球不防水,可能有點問題,得用透明袋綁著防水才行!”
陳夏馬上去找了幾個白色袋將如同地球儀的白色圓燈罩的滴水不進,只要撥動開關,就能亮起來。
做完之後,陳夏下午就去了壺口瀑布。
他找了一個無人的地方,首先訓練了鐵砂掌。
等時間到晚點的時候,陳夏就帶著燈潛泳到瀑布下方,找個地方鑽進水流。
與此同時。
今日岸邊,依然人滿為患。
旅遊部門的領導吳偉,還有電視臺記者郭濤,包括今天到場的地理專家,也在下午四點的時候紛紛趕到。
由於時間比較晚了,所以在此地安了帳篷,隨行而來的還有地理專家帶來的一支探險隊,都是探索科學節目組趕來的人。
他們打算明天早晨探索這裡的情況。
“郭記者,這壺口瀑布你們準備怎麼探索拍攝?若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提,我們旅遊部門會全力配合!”
白色帳篷的外圍,身穿黑色夾克外套的中年男子吳偉,帶著幾個手下來見記者郭濤。
吳偉因為要搞好旅遊業,瀑布的事很依仗電視臺,他走過來,沒有一點領導的架子,還熱情的遞給了郭濤一根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