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朱一貴對他之前所討伐的國內工商隻字不提,李肆心火也漸漸上來了。這傢伙根本就是個投機政客,操弄無知民人之心的政客,毫無原則和立場,他平生最厭惡的就是這種人。
“若不是值此時節,真有心把這傢伙給解決掉……歷史上的反清英雄,現在卻變成了這般人物,人真是會變的。”
李肆如此感慨著,搞掉朱一貴的心念轉瞬即逝,這大勢雖然不對,但方向卻是對的,他不能馬上撲滅這股大勢。而且認真說起來,他要生生逆轉這股大勢,也是要大大折損名望。
國中儒墨兩黨對他長期不北伐已經很不滿了,他再出面跟反清浪潮唱反調,國人當然不會認為他心向滿清,可多半都會另有想法,北面那妖婆太后是他禁臠,滿清是他為此女所保之國的傳言怕會喧囂一時。
現在只能想著怎麼彌補這些缺失了,人心已起,民智初開,格局卻未大成,操弄人心就是這般危險啊,但願過了這一關,再不幹這事了。
李肆正抒發著感慨,通政司送來了東京總警署的報告。他對汪瞎子遇刺案的追查一直很關注,要總警署三日一報進度,這事雖然越過了政事堂,可宰相薛雪也知現在是非常時期,要刑部全力配合。
看了報告,李肆瞳孔緊縮,揮手道:“急招東京知府陳舉覲見!”
陳舉幹了多年的“天下第一典史”,細緻縝密,勤勤懇懇,頗得民心,前兩年終於升到了“天下第一知府”。雖管東京大小事務,對治安這老本行從未放鬆過,而且只埋頭辦事,沒什麼明顯的政治立場。李肆讓此案循正常流程,由刑部所轄的東京總警署偵辦,就是對陳舉有充分信任,相信他能排除干擾。
應該是早知皇帝要進一步詢問,陳舉就侯在宮外,一刻鐘不到就來了肆草堂。
“這案子怎麼複雜成這樣了?除了江南工商,日本人,朝鮮人,還包括朱一貴,都牽扯在內?”
李肆臉上怒意勃發,這案子他本覺得不難,就是江南工商乾的,只是證實而已。現在他也迫切需要這證據來調和這股大勢,能把工商牽扯上,狠狠敲打一番,本就是之前對朱一貴的期望。朱一貴投機了,丟開了這事,他這個皇帝就得出手補全。
可陳舉遞上來的初步調查結果卻與他的預料大相徑庭,看看都有什麼人涉案?日本長州藩的人,朝鮮的人,還有朱一貴!
長州藩的背後是誰?不是北洋公司,就是北洋艦隊!朝鮮的背後是誰,年羹堯!而年羹堯要真行此事,還得跟北洋艦隊的白延鼎有關聯。至於朱一貴……現在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但這個關頭,想搞朱一貴的人怕還真是滿清。
總之李肆對這些證據都抱持極大懷疑,他甚至覺得,這是陳舉沒護好總警署,讓總警署被各方面滲透了,正當作角力的戰場。
陳舉一額頭汗:“陛下,這些證據都是東京和各地警署查辦三合會,晝夜趕工得來的,外力即便有擾,也不太可能這般神速……”
李肆怒容稍緩,的確,刑部動作很快,各方勢力都不太可能在這麼短時間裡新增佐料,除非陳舉這個領頭人有問題,可他有問題也總得有所偏向,現在這麼雜亂,也說不上到底是為誰出力。
陳舉再道:“臣以為,朝廷此次雷霆霹靂,將三合會一網打盡,跟汪公的恩怨怕都浮上了水面。臣不敢擔保所有證據都千真萬確,可那幾方人都有所涉及,這該是沒差的。”
見李肆若有所悟,陳舉小心地試探道:“只論滿清的話,朝鮮那條線能用上,甚至在江南遊歷的李繼恩都能湊上。”
這是在看李肆對這案子到底是什麼態度了,如果只是順應大勢,就沒必要繼續查了,直接在滿清身上找。
李肆冷笑:“朕用你,就是為個說法?朕只是要說法的話,將此事列為軍國案,禁衛署定論即可!真相!朕要知道到底是誰這麼大膽,敢開國爭殺人先河!”
陳舉趕緊叩首請罪,就聽李肆沉聲下諭:“繼續查下去!江南工商你領著辦,朝鮮日本那邊,你把卷宗轉給總帥部軍法司,要其協查,朱一貴那邊,禁衛署協查,先別攪亂人心。總之,這案子還是你東京總警署的。”
聽到皇帝真是要大辦此案了,陳舉反而安定了,皇帝這態度不正是自己辦事的準則麼。不過聽到軍法司和禁衛署還要協查,陳舉也暗中忐忑,如果事情真涉軍隊或者朱一貴,自己這裡不知能不能扛得下來。
李肆將陳舉臉色看得一清二楚,他再和聲道:“你又不是一個人,你是依法辦案,在你背後有我皇英總憲和皇英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