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2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伐,在法令和財稅規劃上都有所欠缺,現在依舊是個半成品,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省級財政和省級建制的基本盤已經摸清楚了,眼下開始未雨綢繆,開始進行將縣級財政提升到府級財政的規劃。

未來英華的成熟地方財政體系,是府、省、中央三級,最初放在縣一級,是要先將財權劃分填實到基層。原本近現代的地方財政體系,都是從下往上拼的,而英華則多走了一步,先從上往下劃到縣,再粗拼成省,接著再由縣拼成府,這樣才算走完上下對接的過程。

總之,範晉所述的“江南攻略”第三步,非常人所能領悟,而第三步大致成型,加上英華政事堂和兩院的架構已運轉四年,此時再吃江南,就有現成的地方架構和財稅制度。

範晉語氣雖平靜,可“陛下”的稱呼,卻顯出他內心的動盪,甚至是不滿。

“三步已走完,正是收下江南的好時機,陛下為何在這關頭,把我調回國中?臣就是個獨眼,看事只能看到一面,次輔一職,臣實難勝任。”

李肆隨著他的講述,思緒也悠悠飄過這四年來跟朝廷謀劃地方架構的幕幕情景,甚至還想到了已由南海知縣升任潮州知府的鄭板橋,那傢伙在“知縣日常”裡出鏡率頗高,以一招抱腰撲壓打遍周遭各縣,官場人稱鄭提轄……

被範晉這陰陽怪氣的語氣拉回心神,李肆嘆道:“重矩,江南是華夏腹心,未來一國之翼,你就沒想過,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沒做到?有什麼牌沒出全?”

*。草清

第六百三十五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

() 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六百三十五章錢,金融以及我們

【這兩章是聖道九年,英華展歷程的總結,也許很枯燥,還請大家海涵。】

範晉顯然已經想過了,他點頭道:“臣確實疏漏了一項,但這一項本就是循序漸進,跟江南事還隔著一層,臣不認為,非得待此項大成再取江南。”

李肆搖頭:“你說的該是金融,可這不是我要說的。”

可單單金融,也是很大一篇文章。

聖道五年起,李肆將內政權交給內閣後,雖還密切關注工業和地方政制,但更多精力卻放在了金融一事上。計司依舊由他透過中廷直管,這個計司,其實就是李肆前世,寰宇膜拜,力量穿透位面,打個噴嚏就山搖地動掉飛機的改委。

英華的計司顯然沒那麼大能耐,主要負責經濟金融政策的制定和監管,以及國家財政管理,而這四年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理順金融體制。

股市和債券僅僅只是金融領域浮在水面上,最活躍的那一部分,而背後的貨幣制度和銀行體系尤為關鍵。英華自青田公司時代起,就以青田票行翻攪金融,金融也是李肆最終能立足廣東,挾持廣東工商跟他一起走上不歸路的大殺器。

而後李肆透過開放民間票行,引票行入農稅環節,扶持民間金融一路壯大,在聖道三年後,英華的商業銀行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不少還上市成為公眾企業,英華的金融體制就此扎穩根基。

隨後英華金融業就面臨著一項重大挑戰:貨幣制度。

英華過去一直沿用傳統的貨幣制度,白銀方面採用庫平銀製,以英華銀行庫平製為白銀貨幣標準。大宗商貨的商業來往,均使用“庫平兩”計算。實銀交割則由各家銀行、票行所聘,獲得英華銀行“庫師”資格的人員對各類銀錠銀塊進行勘量估價。

而民間貨幣則是五花八門,不僅滿清時代的銅錢也在用,英華天王府時代所鑄的“英華永曆通寶”以及後來的“聖道通寶”也在用。

在英華全面推行自有貴金屬貨幣體系的呼聲很早就有了,但李肆卻遲遲沒有推動,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核心一點是,李肆希望跨過多級貴金屬貨幣體系,直接進入到單一貴金屬貨幣體系,為下一步推動信用貨幣制打好基礎。具體目標是,取消銅錢,使用白銀主幣和賤金屬輔幣。

就貨幣制度而言,英華現在落後歐羅巴兩個時代,多級貴金屬貨幣,到單一貴金屬貨幣,再到信用貨幣。

明清時代,中國的多級貴金屬貨幣,也就是銀銅製,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簡單說,它體現的是兩套經濟形態。商賈官員的生意、交際,幾乎都以白銀來往,而鄉野小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白銀,只是銅錢。白銀體現的是外向和上層經濟,銅錢體現的是小農經濟。兩套貨幣制度並行,白銀和銅錢之間的“匯率”也經常變化,給工商展和經濟一體化帶來極大不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