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2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個月時間太緊,來不及匯聚各藩軍隊,就沒必要出人了,可金銀卻是需要的。

幕府的將軍令傳遍整個日本。可傳到薩摩藩的文書卻是嚴厲的斥責和問罪。大英使節是薩摩藩帶到江戶的,最初也只是說來談琉球宗主權,為什麼會展到這一步?薩摩藩是不是已經跟大英勾結。要圖謀整個天下?這事僅靠島津盛常的腦袋可說不清,而且玉里良還為薩摩藩武士襲擊大英使節。也將腦袋給了大英,更讓幕府對薩摩藩的立場表示懷疑。

鹿兒島城,島津繼豐放下幕府的問罪文書,又拿起英華送來的問罪文書,他甚至都有將家主之位傳給兒子島津宗信的打算,這種裡外不是人的感覺,真是太折磨人了。

他再次向親信高橋義廉問計,高橋義廉無奈地道:“殿即便退位,甚至自裁,都不足以取信幕府,除非再減藩削封。可如果幕府戰敗,要向中國低頭,我們薩摩藩又必將被幕府獻出來,以取悅中國……”

如果不是薩摩藩上下都固守“義理”,不願也不敢背棄日本這個“天下”,島津繼豐早就向陳興華請降了。打?薩摩藩早跟大英打過,一藩湊出來的精銳,被人家用小指頭當螻蟻一般地摁死在了奄美群島上。薩摩藩上下對幕府迎戰大英的前景一點也不看好,幕府就是死路一條。

高橋義廉的話絕了島津繼豐倒向幕府的念頭,他已經清楚,薩摩藩栽進了大英給他們挖的大坑裡,這個坑太深,一藩填進去都爬不出來……

“薩摩藩已處於絕地,可幕府的處境不也是一樣?殿,一旦幕府戰敗,天下之勢將會大變!為了不讓天下分崩離析,為了我們薩摩藩的未來,我們只能迎難而上,將這一場災難,當作振興本藩的機遇!”

接著高橋義廉兩眼赤紅地說著,這些話他已經憋了很久。

“能挽救日本的,到時候只有我們薩摩藩!”

這句話徹底打動了島津繼豐,他終於作出了決定……繼續騎牆。

苦逼的薩摩藩,動員了一藩上下,捐獻出所有金銀,奉獻給幕府,與此同時,島津繼豐又委任高橋義廉為通事家老,以獻質為名來到北洋艦隊,希望能觀望戰事,以便在戰事結束後能第一時間決定薩摩藩的政策。

“日本跟滿清不同,他們學起來很快的,薩摩藩的守軍都已經在更換燧槍,研究小炮。咱們這次打痛了他們,還要逼他們通商,就不怕他們有樣學樣,以後找咱們報仇?”

白延鼎有些顧慮,顯然他已經不把此戰當回事了,根據海軍情報司的判斷,以及使團在江戶城的觀察,只在戰場上擊敗幕府,不深入日本領土,不去佔江戶城的話,這一戰毫無懸念,除非北洋艦隊官兵全體吃河豚吃死了。

“日本和滿清的根底當然不同,但還是有類同之處,比如幕府和天皇的大義合不到一起……至於找咱們報仇,就看日本人怎麼認識這一敗了。昔日我大唐征戰四方,異族效力者芸芸,都以成為大唐人而自豪。今日我英華崛起,要跟歐羅巴列強分踞東西,難道我們連重現大唐風采的心氣都沒有,非要忌憚這麼一個小國麼?”

馮靜堯帶著一種徹悟的淡然,如此回答著,可陳興華、羅五桂和範四海在江戶見識了日本人的脾性,對這話暗自搖頭。

就在中日雙方摩拳擦掌,準備一戰時,江南也正焰火沖天,黑煙繚繞。

這不是真刀實槍的戰爭。而是又一場誅心之戰。

江浙總督李紱終於忍不住了,英華自龍門動的文攻讓他寢食難安,商貨流通還只是聚利到了英華,朝廷和他甚至還能透過設立厘金局從中分利。可眼下這般文攻卻是把人心,讀書人的人心聚到了英華。這可是朝廷的根基和他能依舊在江南立足的依憑。

透過大義社等暗中力量遏制文攻的行動不僅收效不大,還讓大義社等組織浮出水面,力量大損。而且以讀書人為主的大義社自身也遭英華文攻侵蝕。那些大義社的書生,都把書拿回家藏著,就繳上來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冊子……

李紱不惜冒著激怒龍門江南行營的巨大風險。以官府力量。動了收繳“**”的“清風正化”運動。他當然不敢明著針對英華,而是宣稱民間淫穢之風盛行,不整頓是不行了!為了老百姓的道德著想,為了糾正社會的風化,江浙兩省,全面清查“**”。

民間本就盛行的“手抄本”頓時遭難,而從南面傳入的書雖不在明面的清單上,州縣官府卻受了李紱密令。將其作為重點一一清查。特別是那些講天道的書,比如聖道皇帝親著的《天人三論》,段國師所著的《真理學》。以及解釋英華國理的《皇英君憲釋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