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1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清廷確實有在西北大動的跡象,已經發下諭令,要陝甘青海一路準備糧秣,但這都還只屬於戰備一級的動作,不能完全說明,清廷已經將戰略重點定在西北。

“此事你跟羅堂遠於漢翼一起會商,我要一個清晰無誤的結果。”

李肆沉聲說著,他已經料定康熙還在發昏,被青海的策凌敦多布引走了視線,沒將重點定在自己身上。但這事太過重大,需要再三確認,畢竟歷史已經被他改變,有什麼異變,都在情理之中。

康熙真將重點放在了西北,那就是他李肆的絕好機會,原本判斷只有半年喘氣時間,現在怎麼也得松到一年。有這一年時間,那就不是喘氣了,而是要儘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東進福建,打到江南,會馬上引得康熙轉火,在這段時間裡,最佳的方向就是西面,將廣西乃至雲貴抓到手裡,到時就只需兩面對敵。

可要西進的話,眼下陸軍就三軍,主力向了西,北面和東面就空了,這可是極度危險,所以必須將清廷的動向看得十二分真切。

有了之前歷次教訓,即便目前清廷的動向已經比較明顯,李肆還是不敢託大,要情報部門再三確認。這是定下戰略決策,就得抱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一十八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

() 【可也兄也登盟主了,咱也是雙盟在手,天下我有了,哈哈……感謝可也兄的抬愛,鞠躬鞠躬,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之心。】

英華官府正在下鄉,結構讓人很是看不明白,而天王府的三廳六科外加軍令廳的軍政結構,看起來像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外加宋時的樞密院,內裡卻是雲霧繚繞,不深入實務,也搞不懂具體的權責運轉。但就是這一套已經呈現中央對地方的政務架子,不僅全盤接下了滿清官府對廣東乃至廣西、福建各一部分地域的治理,還讓人心安定,工商繁盛。

李肆在政務上借用了後世的成熟管治架構,自然能做到深而細,相比之下,他的情報部門更為先進,完全是超越若干時代的非凡產物。

於漢翼所掌的禁衛署直屬天王府,性質就跟某帝國主義大國的聯邦調查局一樣,任務由內而外分為三層,一是調查和處置危及李肆個人安全的威脅,二是消除針對核心要員和關鍵部門的威脅,三是拒阻清廷的探子細作。

尚俊所掌的天地會是不見光的秘密組織,更由李肆一手把控,性質跟那個大國的中央情報局一樣,活動範圍都在英華之外,由此任務也相對繁雜。刺探清廷動向是最基礎的工作,這項工作就已涵蓋太多。為此正不斷向清廷治下的官府和民間滲透,搭建情報網路。

羅堂遠所掌的軍情處劃到了軍令廳之下,專為軍事服務。不僅肩負繪製軍用輿圖的使命,陸海各軍偵騎哨探都要向其提供軍情。藉著俘虜的若干清廷綠營要員,軍情處還在當面清軍綠營裡發展了自己的一套情報網路。雖然跟禁衛署和天地會相比,規模最小,人員最少,但職權卻跟於尚二人平行,甚至經常是於尚二人為羅堂遠打工,畢竟英華現在還是以軍事為重。

這一套架子是因應需求的專業分工,相比之下,滿清壓根就沒有國家級常設情報機構。

滿清沒有情報機構,的確難以想象。漢人王朝時代,自唐時起,對內對外的情報機構就相次建立,如唐時武則天的內衛,宋明時職方司所承擔的一些職責。對內自然是鞏固皇權,對外則是基於實用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承認華夏非四海賓服的中央王朝,而是疆域有邊,教化有限,外敵確在。

總體而言,對外的情報機構很難擺上檯面,但終究在漢人王朝的體制中一直存在。到了滿清,原本還承擔著一定諜探任務的兵部職方司再不提“外”字,而原本明代的東西廠內廠錦衣衛也被當作苛酷之政給廢掉。前者看似擺足了中央王朝的架子,後者更是被當作“仁治寬政”的象徵,被不少人拿來說事。

可滿清的皇權已到極致,臣子就是奴才,“朕即國家”名至實歸。在奴才裡找一些心腹,靠漸漸發展起來的密摺制度,人人皆是特務,相互監視,只有一個上線,那就是皇帝。以此政策對內,面子既光鮮,骨子又實惠。

而什麼對外的情報機構,既然朕即國家了,那什麼是外,該知道什麼,就得以皇帝的心思來定。立個常設的對外情報,難道要把這內外之分,敵我之辨,丟給一幫小吏來定?當然不能,所以終滿清之世,竟然沒有一個常設的對外情報機構,名義上兵部左侍郎還管軍情,但這“管”,卻是因事而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