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瓶的東西,眉頭皺了起來。

很老套的穿越眾把戲,燒玻璃,李肆的那樁大事業就是這個。可跟一般的穿越眾不同,他當記者的時候,曾經深入採訪過工藝玻璃廠,對這玻璃的燒製技術,有更深的瞭解。

要燒出透明的光學玻璃,關鍵得三個條件,一個是得有合適的耐火材料,最好是達到鍊鋼級別的耐火磚,鄔亞羅折騰出來了粘土磚,這個條件具備了。第二是得用純度很高的石英砂,這個在華夏難度有些高,就只能對一般石英砂進行精選,粉粹和煅燒。第三是加氧化鉛,華夏古代的玻璃產業基本只產琉璃,就是沒掌握到氧化鉛的作用。氧化鉛在這裡叫鉛黃,不是稀罕物,很容易買到。除了原料,生產時還得不斷攪拌,所以玻璃爐窯也需要全新設計。

李肆帶著少年們在山上淘金的同時,就讓鄔亞羅在山下鐵礦那裡搭起了屋舍,開始研究燒製光學玻璃。半個月過去了,看起來沒有太大的進展。

“就以這翠玉琉璃作東西,也能賣得出去。”

鄔亞羅卻是很有些滿足了,從一個燒木炭的炭頭,轉變為研究耐火磚的“磚頭”,現在又躋身為琉璃匠師,簡直就是鯉魚跳上了龍門。

“那能賣多少銀子?沒好的畫師勾畫,一個琉璃瓶還賣不到一兩銀子……”

對這傢伙的不求上進,李肆很是惱火。他之所以選擇玻璃為事業起步點,在於這東西在眼下的康熙朝不算扎眼,京城有琉璃坊在造,不過那都是接料再加工。目前的華夏,就少數幾個地方能產玻璃,而且質量都很次,特別是光學玻璃,更沒出產,就只有洋貨。

洋貨進來的不少,價錢也不低,民間已經接受這東西是高檔奢侈品,市場夠大。另一個原因則是,這東西是基礎產業,攀出了這一項科技樹,就能得到很多項好處。

“照四哥兒的吩咐,石英料我們都是粉碎了用手選,不是全純的顆粒都不用的,看來是鉛黃和耐火磚侵蝕的問題。我覺著應該再研究研究耐火磚,最好做成小鍋子,投料可以少一些,一份份地試鉛黃的比例。”

說話的是鄔亞羅的兒子鄔重,二十出頭,原本也只是憨實炭工,可自家老子被李肆帶進全新領域後,他的進展比他老子還快,李肆正要說的東西被他道了個明白。

“嗯,不錯,鄔重就來研究這玻璃吧,鄔炭頭你繼續搞耐火磚。”

李肆這話頓時讓鄔亞羅沮喪了,結果還得當磚頭……不過他馬上又振作起來,兒子被點名來負責玻璃這事,他鄔家主持這事就坐穩了,有這玻璃事業在,金子……那都是小事了。

“以後莊子裡也開補學,專門教大人識字,到時候鄔重可必須參加。”

聽李肆這話,鄔重趕緊點頭,他也知道李肆有《天工開物》,聽說那上面有很多學問,不識字可學不了。

“這翠玉琉璃……可以先作點零碎東西,試試商路,我讓關叔和米爐頭那些人來作模子。”

認真說起來這進展也不算太慢,現在已是五月中旬,聽說欽差已經上路,礦場也必須封了,關鳳生手下的爐工,還有米德正帶來的鐵匠們正沒活計,該把他們都用在這事上了。

跟著李肆避開了兒子等人,鄔亞羅問李肆:“四哥兒,咱們一直在商議著那份子的分法,可現在又有墾田的事,又有玻璃的事,瞧你也瞅上了這個鐵礦,以後怕是還會有鍊鐵和造鐵具的事,所以這分法,咱們幾個一直都在撓頭,想不出什麼好章程。你到底是個什麼主意,就直接拿出來吧。”

“半個月,你們再商議半個月,還沒什麼好章程,我就直接宣佈吧。”

李肆本著民主精神,想讓他們再吵吵,這利益的分配可不是小事,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溝通。而他還需要時間去繼續鍛打手下的少年們,他得靠他們為劍。

本想接著上山,卻被村人叫住了,說彭家人找。

還以為是談鳳田村田地的事,李肆興沖沖回去,見到的卻是一幫挎刀扛槍的武夫。為首那人,一蓬茂密鬍子,外加銅鈴大眼,若不是頂著根小辮子,還真以為是張飛現世。

“彭虎,是個武秀才,縣裡的練總,上次跟著李知縣到過村子,也是西邊彭家的人。”

接待這人的是劉興純,湊在李肆耳邊低聲交代了背景。

“他是來邀捐的。”

最後一句話讓李肆皺眉,本以為有李朱綬罩著,縣裡該沒人找他麻煩了,可沒想到,居然還是有上門打秋風的?

“李小哥,這麼小年紀就能代一村人說話,有本事啊,哈哈……上次跟著知縣老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