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物看的並不太真切,有些朦朧,王易令將士們打起火把前行。
幸好沿湖岸前行的路都處在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再加上有熟悉路況的慕容延的帶領,一路行進還比較順利的,在天將黎明之時,他們行進了差不多有七八十里左右的路程,抵達一處較高的山口位置,視野裡,青海湖已經不見蹤影了。
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王易聽從王復的建議,命令軍士們暫時休息,補充食物和飲水。一夜行軍下來,將士們累壞了,在王易命令稍事休息時候,除了警戒的人員外,其他軍士差不多倒下就睡著了,連東西都顧不上吃。
一夜沒睡的王易卻沒感覺到有什麼睏意,在王復的陪同下,視察了一會軍士的情況後,與慕容延一道,上到一處山口的高處,檢視地形。
最黑暗的時候很快就過去,天際已經隱現亮光,遠處的景物能大概看到個影。沒有望遠鏡,看不太遠,還真的是個缺撼,王易在看了一會周圍的情況後,想著回長安後,無論如何得去折騰個望遠鏡出來,這玩意兒並不複雜,在行軍作戰中可是大有用處的。
“慕容將軍,我們已經行進到了何處?”最新一批派出去的斥候還沒回來稟報情況,王易只能問詢熟悉這一帶情況的慕容延。
“此處是離青海西岸約六十里的石乃山,離伏俟城還有兩百三十里左右的路程!”
“此處離天柱王的營地有多少路程?”王易再問道。他記得後世來青海湖邊遊玩的時候,看到湖邊近處一大圈都沒有起伏的高山,差不多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很高的山都在離湖岸較遠的地方,看來他們所住的這個“石乃山,”應該算不低的山了,若天柱王部就在附近,應該能看到情況的。
“天柱王的營地在離此東北方向約一百餘里,我們繞過石乃山,再西走幾十裡,應該不會與他們遭遇上了!”慕容延回答道。為了避免與天柱王部遭遇上,他特意帶著唐軍多走了一些路。
這一路行來,他很是佩服唐軍的紀律嚴明。夜間行進,竟然如此有序,沒有什麼雜亂的情況出現,喧譁聲也沒有,即使在宣佈休息後,將士們都是甲不離身,鞍不離馬就在休息的,一有情況就可以馬上做出應對,這是吐谷渾軍隊萬萬不及的。
“如此就好,一會開亮後,我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伏俟城,天黑前肯定能抵達伏俟城下!”
王易所的話慕容延完全相信,夜間唐軍都能行進七八十里,在白天時間,又有空馬可以換乘,跑個兩三百里肯定不在話下的,唐軍這樣快速突擊的能力讓慕容延驚異異常。
休息了半來個時辰,天也大亮,只是太陽還沒冒出來,王易令將士們繼續行程,沒有補充食物和飲水的,路上行進間補充。
乾糧帶的足量,還能再維持七天左右,自不需要擔心,飲水也夠用,還可以沿路補充。
青海湖雖然是鹹水湖,但唐朝時候湖中的鹹度遠沒有王易後世所處時候來的高,可以飲用的,而且沿湖還有不少的溪河匯入湖中,這些不寬的溪河中的水很是清洌甘甜,應該是遠處雪山的融水,馬兒的飲水也可以補充。
過了石乃山後,地勢很平坦了,一馬平川的草原跑起來更快。
沿途過去已經能看到不少營帳,應該都是吐谷渾牧民的,那些放牧的牧民看到大隊人馬跑過,只是驚奇地看著,並不驚怕,他們還弄不明白是什麼人馬。
王易不再理會沿途遇到的那些零散的牧民,只是一個勁地趕路。
一路快速行進,並未遇上吐谷渾軍士的阻攔,中間也沒有什麼長時間的停歇,經過連續的行進,到了下午時候,大概估計從石乃山出發已經跑了兩百餘里路了。
當嚮導的慕容延剛剛向王易報告伏俟城就在前方不遠處的時候,一名校尉模樣的人快速騎馬跑到王易近處,大聲地報告:“將軍,前方有情況!發現吐谷渾的軍隊…”
第二十一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
第二十一章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
感謝龍乙書友的月票!
王易聞報,大吃一驚,馬上帶著身邊的一群親衛,飛跑上去。首。發
跑在最前面的唐軍已經在王忠的帶領下,以戰鬥隊形散步開來,弓箭上弦,準備戰鬥。
到底是久經沙場的江淮軍舊部,長途行進下來,人馬雖然疲憊了,遇到緊急情況,卻沒有任何的慌亂,各級主官各司其職,按戰鬥序列展開隊形,往可疑的敵人包抄過去。
王易舉目望去,果然看到一隊約數百人的吐谷渾騎兵模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