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迎凱旋。
各縣除了班安縣和郡城所在地的南滄縣;縣令並未隨郡府離開;都識趣的來參加慶功宴席——雖他們來時;還不清楚這會是少都督的慶功宴;還是俞縣令的慶功宴;又或秦將軍的慶功宴……
“但總歸要來;是沒錯。”大多數縣令都是這種心態;做朝廷的官也是做;做天庭的官也是做;不過換個皮罷了;何樂而不為?
而且;還不算換皮呢;只是多個上司罷了;還披著大蔡的皮;升著大蔡的龍旗
葉青對此心知肚明;暫時還需要這些縣令作為過渡期;並不揭破;而是翻身下馬而來。
第七百零八章 幸福的選擇
話說頃刻鼓樂大作。
樂聲中;在親兵護衛下;葉青徑向八個縣令面前走來。
“平壽縣縣令陸明;率各縣城縣令拜見少都督”陸明率眾;深深叩下首去;就算是好朋友;這時間葉青等著行完禮;才答應一聲;彎下腰一手挽了陸明;說:“陸世兄;別來無恙?”
說著打量;陸明本要遷移出去;不想經過這些事;這縣令看來要繼續當下去了;模樣和以前差不多;只是顯深沉內向——葉青不禁又是一笑;說:“前年彼此都忙著;沒有在一處好好談談”
“上次少都督大軍進郡前;還是在縣西門口見了一面。”陸明說:“郡裡許多事沒有辦得周全;正好請大人來整頓一下。”
“由您來節制郡內;想必會更上一層”說著躬身一讓:“請接見官員講話。”
葉青一看;有個小臺;是先準備了;當下笑著點點頭登上臺;臺下軍民官員立時靜成了一片。
“諸位;我奉天庭之命;節制郡內;目的首要;就是抵禦和剿滅反賊;維持郡內安康。”
“其次是督促郡縣各衙門;治理財政;整頓刑法。”
“想當年我中進士時;皇上諄諄囑咐;此就是我效力之時;除逃離的官員;任官員一概留任;都督府只是監督;各位儘可放心。”
“當然節制一郡;少都督名分還小;我當在明日一早;就接天庭都督;名正言順節制全郡;還望各位正式行庭參禮;定下名分。”
“要知天庭和朝廷一體;並無間隙;有人若是在這點上犯糊塗;我雖覺可惜;也決不寬容”
這段話說的極高明;首先就是明確定下名分;要求官員正式以下級服從;其次是沒有直接提拔那些世家;以免尾大不掉;形成不了體制。
最後警告大家;誰不服;誰就是離間天庭和朝廷;這就是謀大逆和大不敬;任何一條都可抄家滅族。
這話一說;陸明聽著心中極是佩服;葉青說了個滴水不漏;誰能翻掉這個宗旨;這個大文章?
想著;進前一步;叩拜說著:“都督說的極是;下官平壽縣縣令;見過都督;以後必奉都督之令行事。”
見此;眾人面面相覷;卻不敢遲疑;只得伏身輸誠;這和剛才那個看似相似;實不一樣——這是定下名分了。
雖心中腹誹這一點都不委婉;完全不見進士榜眼文采氣度;卻也無可奈何
實力在握;委婉時是風度;不委婉時也是風采。
只見這一拜;半隱半顯的黃氣就終於落下;這是真正控制全郡的步驟;南滄郡的氣運溪流;這才真正和葉家合流;化成一體。
“地上一郡之力;抵得整個地下漢朝了。”葉青暗暗想著;寒暄之後;葉青又親自執著陸明手;步行十里去郡城門;一路交談;態度十分親密自然。
這親厚待遇引得別的縣令羨慕不已;卻無話可說;心忖陸縣令當初有幸發掘葉青;後來政治上一路相互扶助;這就是深厚的潛邸之緣;旁人是羨慕不來
“俞帆肯定不會留;但南滄縣縣令與我書信往來不少;其實也是想留;離任跑路;往外未必有好空缺等著;可惜郡府直轄;身不由己啊……”陸明遺憾說著。
這倒不是虛言;南滄郡城所在地;也是一個縣;名字就叫做南滄縣;縣衙也在城裡;卻是被郡府事事壓過;和頭頂著婆婆的新媳婦一樣;基本沒什麼作為;這種郡、州甚至帝都的“附郭縣”的縣令最是難當。
葉青卻搖頭;向陸明正色說:“去者不可留;眼前的卻正當留;雖知兄長在河陽郡已有了郡丞職位的打點;我對兄長的人品、政見、能力都是一貫認識的;以南滄郡的郡丞職位相邀;懇請兄長助我”
陸明微笑起來;他是見過世面的同進士;且一郡的統治者對於跨州聯姻的門閥陸家不算什麼;但一州潛龍的光環;讓臉上也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