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摩利支天助她在暗中救下了王妙想的最後一魂一魄,令王妙想不至於真的形神俱滅。
雖說王妙想最終死去,但因為王母娘娘始終存有護下王妙想的念頭,因此,風魂對這位得道於混元之初,早已證得玄感的金仙並無惡感。只是雖無惡感,卻也沒有太多信任,在知霆大殿時,王母娘娘就曾以上官婉兒為餌佈下陷阱,讓他差點死在雷光護法顯聖真君和那些雷庭天將手中。當然,風魂絕不會在這種時候翻出舊事,王母娘娘應該也只會當這種事從來不曾發生過。
寶光殿前,王母娘娘回過身來,雍容華貴,天姿掩藹。她看著風魂,道:“勾陳娘娘亦在裡頭,如今浩劫當前,三界蒼生俱有覆滅之危,真君是否能夠暫時放下舊恨,共同應對強敵?”
風魂心知若不是自己殺死玄冥,證明了有對抗魔神的實力,王母娘娘和靈霄寶殿的一眾仙官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將他升格,讓他參與如此重要的會議。雖然早已知道會在這裡遇見紫光夫人,心中更是因為閃過王妙想浴血慘死的畫面而生出極度的恨,他還是拜道:“娘娘放心,魔神一日不除,三界一日不安,在此危難之時,風魂定會全力以赴,守護仙界。”
第四部 太乙青龍隱 第八章 四方聚仙風沙卷
王母娘娘半信半疑地看了看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又道:“當日在知霆大殿,哀家誤信心月狐之言,以為真君與身為應龍後裔的趙蕪女有所勾結,這才設下陷阱暗害真君,還請真君見諒。”
風魂大訝,他本以為王母娘娘絕不會主動提起此事,畢竟,上官婉兒確實曾替趙蕪女演算過卦術,乃是天庭要犯,而自己擅闖雷庭救人更是觸犯天條。只要王母娘娘不承認她有謀害風魂之心,風魂絕對找不出任何證據指責她。現在王母娘娘主動承認當時有害他之心,反而讓他生出好感。
雖說他並不相信王母娘娘設計害他的念頭,僅僅只是出於心月狐的讒言。
進去後,紫光夫人果然已在殿內,同時在裡面的還有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南極仙翁)、北方玄天真武大帝、坐鎮坎宮的西天女護法隱身菩薩摩利支天,另有一名手持淨瓶楊柳、腦後現有華嚴寶光的白衣女子,以及一名額生三目,身穿黑袍的威嚴戰將。
風魂猜想這額生三目的黑袍男子應該就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而這手持楊柳淨瓶的白衣女子,莫非就是南海觀世音菩薩?
等王母娘娘略一介紹後,風魂得知自己果然沒有猜錯,這白衣女子果然便是觀音大士。觀世音雖然只在菩薩之列,其知名度卻不下於西方佛教中的任何一位佛祖,甚至有“人人皆念阿彌陀,家家都拜觀世音”這一說法。
西方佛教中有兩位論法力論修行其實都早已能夠證身成佛、卻又沒有成佛的菩薩,觀世音便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位則是胎藏界的地藏王菩薩。
要從菩薩證果成佛,都需要立下大願,只有完成大願後方可成佛,就比如西牛賀洲甘露王修成菩薩道後,發起無上道心,將素外界劃出一角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最終證得阿彌陀佛;又比如阿比羅提世界阿閃菩薩,立誓對一切眾生不起嗔怨、阿比羅提世界佛剎之下絕無三惡,證得金剛界五方佛之一的阿閃如來。
然而觀世音和地藏王兩位菩薩所立下的,卻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願度化一切有罪之人,令眾生不再沉淪於餓鬼、畜生、修羅等諸多惡道,立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而觀世音更是生大悲之心,欲解脫世間一切眾生之苦難,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
一個要讓一切眾生不行惡事,一個要救世間一切苦難,這種誓願自是比建立極樂世界這種大願還要困難和渺茫得多,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完成的可能。也正因此,觀世音和地藏王雖然都有成佛的法力,卻始終只是菩薩。
真武大帝面容冷峻,南極仙翁雖然面帶笑容極是和藹,卻顯然還沒有從傷勢中恢復過來。風魂雖然在名義上已跟這兩位天尊平起平坐,卻自知在聲望上與他們相比還差得太多,只以晚輩之禮拜見。真武大帝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南極仙翁卻呵呵笑道:“小兄弟,你我也是好久不見了。”
風魂笑道:“當日仙翁在王屋山救下我與飛瓊,我卻到現在都還未曾向仙翁道謝。若無仙翁相救,晚輩早便死了。”
“好說,好說。”南極仙翁道。
風魂又走到紫光夫人面前,作揖施禮,紫光夫人皺了皺眉,也未多話。與眾人見禮完畢,昊天金母王母娘娘道:“其它閒事俱都休提,我將眾位聚在此間,乃是為了商量與祝融等魔神相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