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一定高度的強者。之所以用“一定高度”這個詞來表述,是因為究竟要達到什麼地步誰也說不準,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至少要三階的水準。因為極道修士往往都是透過參悟相對低端的手段——“一道破萬道”悟得“一道化萬道”的,什麼時候能夠參悟到則要取決於其何時悟透“一道破萬道”。
同時也能算是“至高規則”對極道修士前期手段單一的補償之一吧?
至於另一種能夠施展“一道破萬道”手段的人則是三階巔峰強者,無論參悟何種大道,將一條大道參悟到圓滿境地之後便能夠輕鬆做到類似“一法通則萬法通”的事情,只不過演化出的手段自然而然的要比同境界、並真正參悟被演化出的大道的強者要弱了不少——事實上這也是三階巔峰層次的強者想要參悟其他大道會比較容易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隨時能夠憑藉自己的道演化出其他大道的一些表現形式以供參考。
————分割線————
適才,傷愈之後便趕來的楊毅第一次調動起了自己三高層次的全部實力,卻猛地發現了一些特殊的地方——他突然發覺自己的“風之道”前方變得好寬廣。彷彿真正能夠隨心所欲一般。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兒,等想要動用空間術的時候卻發現在自己調動起空間之道之前。體內風之力的性質便隨著那一個念頭發生了一些轉變……
然後楊毅發現自己在沒有發動空間之道的情況下用出了空間術,還是暫時超過自己極限水準的三高層次的空間術!
一道化萬道?!不是吧。自家的外掛又發威了?自己還沒到三階巔峰呢,也不是極道修士啊……不!等等?!自己參悟的風之道來歷可不怎麼正常,乃是源自虛空的傳承,而非這個本源宇宙正統的“風之大道”,只不過以前一直都沒有想到這一點。如今尋思一下,倒是自己想岔了,咱身上的特殊之處還算少麼?既然參悟的風之道根本就不是這個本源宇宙的常規大道,那麼還怎麼能用常識來看待?
再進一步說,沒準自己這門風之道本身就可以當成一門“我道”來看待呢?說不定達到了三階巔峰之後直接就可以仗之突破四階窺及虛空呢……(瞎猜說中了?)
現在想那些也沒什麼用。因為糾結也糾結不出結果來。有了這種強悍的手段儘管用就是了,反正佔便宜的是自己!
“水!火!”又是兩個字從楊毅口中吐出,漫天的雲霧突然開始了轉變,一部分變得凝實了起來,漸漸化作了一點點的水之元素,最後凝匯成了一條條的水之鎖鏈。另一部分卻是漸漸的消散開來,變換方向與“水”截然相反,雲霧慢慢的變成了某種“氣體”,隨後以不知從何而來的一點火星為誘因。所有的“氣體”都開始了燃燒!一道道的火之鎖鏈詭異的成型了。
水火神鏈在成型的瞬間便對著六大強者纏了上去。之前的雲霧雖然讓他們很是驚訝,但卻未曾真正的起到太大的作用——畢竟只是稍微影響到了他們一點而已,拖慢一點速度已經是極限了。畢竟論及境界的話楊毅還只是初入三高,而一道化萬道的手段也是以自身的大道為基礎的。更比正常參悟該大道者施展出來的要弱一些……
哪怕楊毅有風之力的加成——其實正是因為有風之力的加成才能夠做到這般地步的。
於是他又順著勁兒演化出瞭如今這般水火之道的手段用於束縛對手。但似乎還是不夠,此刻的大“漩渦”的完成度已經達到了五分之四的水準,那六尊強者的心中危機感卻是越來越盛……他們突圍的腳步開始加快了。而且在楊毅的拖延之下比之先前多出了一分不計代價的味道。
楊毅倒是對此表示滿意,因為他們心中的那種危機感正是由於自己正在施展的這門手段逐漸成形。從而導致某些冥冥之中似是而非的存在被引動,無法繼續完美的遮掩之中氣息而引發的——實際上楊毅也沒想過要一直藏住。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水準來說那根本就不現實。
對手們能有這般反應豈不是正說明了自己這種手段的強悍麼?
“雷!”又是一個字從楊毅的口中被吐了出來。言出法隨,水火神鏈不斷地在比起之前稍稍單薄了一點的雲霧之中穿梭著,突然卻又有著一縷淡藍色的雷電之力帶起一陣“噼啪”之聲出現了,然後漸漸又有一道道由雷電構成的鎖鏈開始穿梭在這雲霧之中!
雷電鎖鏈在成型之後瞬間加入到了之前水火神鏈共同的事業當中去,開始纏繞束縛依舊在不斷地試圖突圍的六大強者。不過這場景卻又與之前的水火神鏈有所不同,水火最多是在束縛之時加上一點附帶的負面效果,比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