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似乎又有些扯遠了,此時的重點在於楊毅的兩大本尊都還處於原本那“次元虛空海”的範圍之內,也就是此時至高規則降臨、虛空蛻變升格的核心之處!而後,隨著兩大本尊近乎完全同步的動作,神墓與遮天兩大本源世界的膜壁徑自被他出手擊破!兩大本尊緊跟著齊齊一躍,正式跨國三階到四階之間那道屏障的同時,共同來到了大虛空當中,暴露在至高規則之下。
大虛空當中的至高規則在真正降下屬於這片虛空的升格劫難之前,便於此又一度顯威,意圖將楊毅正在迴歸如一過程中的兩大本尊如之前的法身那般送出這片範圍!
只不過,楊毅預先做了無數準備,防的大致上也就是像這樣的事情而已。為何一定要到此時才真正成就四階?另一部分原因便在這裡——
窺見虛空者,自然而然便會成就四階,這是不講理的——簡單地說,這也是規則。而本源層次的規則顯然是不夠資格來判定生靈的層次究竟在本源還是在虛空的——也就是說,這同樣是至高規則定下的規矩!
有句話叫做“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話無論有多少人信,至少其中想要表達的一些意思,在此時是值得引用借鑑的。
簡單地說,此時來處理這裡的變故的,不可能是全部、完整的自高規則——人家要管的太多了,這事兒說小不小,說大也真不算太大——至少在此時,楊毅還是這般認為的,而事實上或許也沒有太多的錯誤吧……
而這一部分,楊毅就當它是至高規則當中主掌劫難、審判的那一部分——楊毅接下來是要藉助新成就的四階境界與外界至高規則的壓力來引動傳承符文的本能反抗的,而至高規則也不是好惹的,到時候楊毅就只需要看戲就可以了——簡單地說他就是挑事兒的,將這個鍋甩給傳承符文來背,從而保下正在蛻變過程當中的這一片次元虛空。
其中,他需要“一瞬間”的時間來引動傳承符文——他需要一個挑事兒的機會!但至高規則的反應卻更快,明顯不會給他在這核心地帶待著的機會,所以他又找了個頂缸的。
另一部分至高規則,屬於“判定生靈是否成就四階虛空層次”的那一部分!在他成就四階的時候,這部分規則自然會降臨,屆時他也就有了拉大旗扯虎皮的機會。楊毅也不求多,只要兩部分職能不同的至高規則相遇的時候會因為互相判斷對方的情況而產生一瞬間的遲鈍,他的機會也就有了!
楊毅覺得自己有理由相信,以自身的特殊性,絕對是能夠讓判定生靈是否屬於虛空層次的那部分呢至高規則稍微特殊對待一下的——說白了,也就是對自身的關注多一點,這就夠了。
之後的事情楊毅覺得就輪不到自己操心了,一切的一切都算計好、安排到了,剩下的就是靜靜的圍觀。
至於傳承符文究竟有沒有那麼給力這個問題,楊毅不想多說。
必須注意,這玩意來自一個在他的理解當中是“活膩了、想找刺激所以選擇去死”的論外大能!
而論外是什麼意思?十二階之上!
如何判定?
除了以前曾經提過的官方說法之外,還有源自另一個角度的另一種說法——
從十二階到下面的一切層次、階位,都在至高規則的管轄範圍內,人家要是抽風的話,在這個範圍內的存在只能任人宰割,說沒有絲毫反抗能力倒是未必,但只能掙扎掙扎,不存在絲毫反抗成功的可能,除非有更高層次的外力插手。
這也是為什麼說只有這十二階的階位劃分,因為存在著至高規則這一參照物。
而到了更高層次,卻不存在這麼標準、這麼盡職盡責的參照物,所以沒誰能夠提出受到廣泛認可的劃分方式!
也就是說,什麼叫論外?論外層次存在,最基本的一點,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判定方式——初步具備了同至高規則剛正面的資格!而且,哪怕落敗也不會隕落,甚至都不會被鎮壓,只因為常規情況下至高規則也不具備那份能力!(未完待續。)
終·二十五 論外的常識
的確,實際上哪怕是論外層次的強者,想要與至高規則掰手腕不是穩贏的——歸根結底,其中根本在於與至高規則對抗的論外強者究竟在那個層次當中走出了多遠的距離。
如果只是一個初入論外層次的存在,哪怕本尊在此想要與至高規則掰手腕都是勝負未定的局面,隕落之後留下的一道傳承符文就更沒法指望了,真的不靠譜。
但楊毅結合著當初自己獲取的那份“常識”當中包含的一些資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