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才看見那童子展開的宣紙上面筆墨厚重的寫著一行大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陳平卻看得心裡一震,卻不曾想這個穿越之前耳熟能詳的對子竟然出現在了這個時代。
下一句便應該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陳平推測,此人恐怕不僅僅是舉人那麼簡單,最少也應該是入了品的大官了。
心裡湧起一股自嘲,人家都關心天下大事了,自己既管不了家事,又管不了國事,有什麼資格和這樣的人交朋友,當即心中憤然,提筆沾墨寫道:“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
剛剛一片寧靜的心情,平白又被這一句話攪得漣漪翻湧,陳平不再理會這個童子,當即拉著小玉和小武便直接鑽進了楊柳林中消失不見。
走了幾步,陳平的腦子變得清明起來,忽而又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家奴而已,竟然對樣一個滿腹才學的大人這般孟浪,恐怕要平白豎了強敵。
當即又轉身對夜色中的楊柳林裡大聲喊道:“還望小兄臺回去轉告你家大人,就說今日天色已晚,小子陳平年後備上厚禮,自當登門拜訪…”
“呵呵…”
楊柳林裡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小先生既然已經落筆,便是要來的,即便不說,我家大人也知道小先生的意思!”
“哦?此話怎講?”
陳平有些不解:“不知小兄臺名諱?”
“小的塗白…我家大人說了,無論小先生何時拜訪,主家掃榻相迎…”
……
兩方分別,流水無聲,夜幕籠罩,只是陳平不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個對子出現在這個時代,乃是兩百多年前武朝太祖皇帝建國之後去皇家書院視察皇子們學習的時候在皇家書院的大門口提下的。
意為勉勵皇子們用心學習,將來才好治理國家。
後來演變到幾乎武朝各個書院門口的招牌對聯,成為鼓勵天下讀書人寒窗苦讀,報效朝廷的對子。
再後來幾番演變,便成了如今這般,讀書人之間以文會友的時候的開場白,就像行酒令時候的禮貌語是一個意思,既然陳平落了筆,那便是應了主人的邀請。
第五十二章 車馬如龍,滿村盡談陳定山(一)
第五十二章車馬如龍,滿村盡談陳定山(一)
這個時代,炒菜是一門不外傳的手藝,其實普通人家是很難見到炒菜的。
大多都是以蒸和煮為主,主要原因還是出在鹽的問題上面,普通百姓在市場上能買到的一般都只是粗鹽和青鹽,至於精鹽都是很精貴的東西,只有在高檔的酒樓和富貴的豪門大戶才捨得使用,因此,在沒有精鹽的情況下,其實蒸和煮出來的菜餚再調以粗鹽,味道更好一些。
小武和小玉弄了一身的泥,回到家裡自然免不了被老孃一頓訓斥。
當然,這其實不算什麼,特別是小武,早已經是油鹽不進的貨色。
其實讓他們兩個氣憤的是,包括陳平釣上來的魚,還有兩人忙活了一下午抓來的泥鰍和鱔魚,全都被陳昌貴一股腦的夾給了三郎陳洪新和五郎陳洪欽吃完了。
理由很簡單,三郎讀書費腦子,需要補充營養,五郎更是天生的讀書命,算命先生都說了,五郎是文曲星轉世,自然應當吃好一點。
接著陳昌貴又說五郎三歲的時候就會背《孝經》了,三鄉五里的,打著燈籠都著不到五郎這麼聰明的孩子,陳家能得五郎這樣的孩子,是陳家的福氣。
對於這事兒陳平表示懷疑,楊家藏裡的《孝經》有十八章,共兩千三百六十九個字,要說那都快八歲了,還掛著兩溜大鼻涕整天呼啦呼啦的陳洪欽三歲就能背了,這事兒說什麼陳平都不信。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五弟,下面一句是什麼?”
陳平囫圇的往嘴裡扒了一口飯,順口將自己在藏裡看見的孝經背了一句。
雖然陳平知道大伯母煮的那鍋泥鰍和鱔魚肯定很難吃,但是看見陳昌貴這麼不拿自己一家當回事,心裡還是有些不爽。
“唔…唔…唔…”
傻楞楞的陳洪欽唔了三次,隨後滿臉茫然的掃視眾人:“四哥,你說的啥?”
“呵呵…沒啥?你繼續吃你的飯…”
確認了陳昌貴是在說謊,陳平也沒再繼續說什麼。
卻不料三郎陳洪新卻冷冷的哼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