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擊龜茲的援兵。如果他們不來,你就掉頭向東,攻擊焉耆。為了防止龜茲的援軍過大,劉循帶著你的人馬與李坤一起行動。
我從玉門關直接攻擊若羌,甘將軍和諸葛均負責解決給養。你們看如何?”
馬超這是把作戰的任務大部分放在了自己身上。因為在這麼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龜茲出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焉耆的抵抗可能帶來許多傷亡。
兄弟幾個又爭了起來,都搶著要擔任攻擊任務。
諸葛均見眾位義兄如此仗義,十分感動,說到:“眾位哥哥,為了小弟,讓你們如此費心,小弟真是過意不去,感謝的話就不說了。小弟有些想法想跟你們說一下。”
眾人都看著他,紛紛說到:“小弟,有什麼話你就說。”
諸葛均說到:“小弟不大懂軍事,但是不想讓哥哥們多損失人馬,因此小弟想能否智取。”
眾人聽他這樣說,都很感興趣地望著他,看看他有什麼更好的主意。馬超說到:“小弟你就接著說。”
諸葛均說到:“眾位哥哥,咱們這麼大規模集結兵力,肯定已經引起了龜茲和焉耆的注意,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杜雪蓮他們在這裡,也不知道咱們是為什麼集合在這裡的。就像甘將軍,在告訴你之前,你知道我們在幹什麼嗎?”
甘易說到:“不知道,開始我以為你們要進攻玉門關呢。”說著,笑了起來。眾人一想也是。
諸葛均接著說道:“咱們乾脆就放風,說要進攻龜茲北邊的烏孫,打通絲綢之路。這樣龜茲和焉耆他們見咱們只是路過,他們的防範只會是加強防禦。不會出來與咱們作戰。
當咱們的人馬經過他們兩國之間,在西北方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時,咱們暗中派出精幹力量,從玉門關夜間秘密出發,穿越沙漠突然從東南面出現在博格達沁城下。我來之前,已經安排了內應。設法開啟城門。這時,咱們的大軍陳兵在龜茲與焉耆兩國之間,龜茲沒有做好救援焉耆的準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根本來不及救援焉耆。他們一定會放棄的。
至於烏孫,咱們秘密派出使節,把握好時機,告訴他們咱們真實的目的,他們是不會與咱們發生衝突的。”
他的話音剛落,姜浩就拍手說到:“好計策。我看行。”馬超欣慰地看著他說到:“就這麼辦。大家還有什麼意見?”眾人都認為此計可行。
諸葛均接著又說了一番話。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第一百零四章 謀國之戰(三)
戰爭是殘酷的,這些軍閥們殺人不眨眼,在進攻焉耆時;萬一因為出現傷亡;他們可能大開殺戒。到時候,自己接的可就是個亂攤子了。自己必須提前提醒他們。
想到這裡,諸葛均說到:“眾位哥哥,萬一焉耆人不識抬舉,冒犯了各位,請手下留情,不要大開殺戒,否則人殺光了,我夫人這個國王,手下就剩下小弟這一個臣民,那還不得小弟每天給她倒洗腳水了。”
說得眾人哈哈大笑。杜雪蓮聽得滿臉通紅。
諸葛均接著說到:“眾位哥哥,還有甘將軍,你們的一切損失,全部由小弟承擔。另外,小弟還會有大禮送上。”
大家對於諸葛均的財力和豪爽是十分信任的。都告訴他放心就是了。
杜泰聽說了西北五虎的行動,他也很緊張,連忙派人打聽他們的真實目的。後來聽說他們是要攻打烏孫國,而烏孫國已經開始了備戰。心就放下了一半。還是召集大臣們商議。在王宮裡,眾位大臣都已經聽說了西北五虎都動靜,都認為與自己的國家無關。因為要攻打焉耆,只要匈奴一家的力量就夠了,用不著集結這麼大的力量。而且焉耆一直都在向匈奴進貢,也沒有理由向他們進攻。
新任宰相布赫出列說到:“我王,我來前與匈奴駐我國使臣交換過意見,他說是因為西北商社要開闢通往大食等國的通路,烏孫國曾經向他們收過稅,他們這是一次示威行動。老臣認為他得話還是可信的。”
副宰相哈坨說到:“我同意宰相大人的話,咱們這幾天趕緊派出使者,到匈奴那裡去送些財物,探聽一下他們的真實目的,另外派人出使龜茲,看看他們有什麼意見。”
其他人的意見也是大同小異。
前面發言的都是杜泰篡權後提拔的心腹,過去的一些老臣以及各部族頭領都不發言。
杜泰問漢族的頭領劉漢:“劉統領,你的看法呢?”焉耆的軍隊是由部族軍組成的,劉漢擔任著漢軍統領,漢軍是焉耆第二大軍事力量。
劉漢見杜泰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