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孩子們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去做,當讀書成為媽媽日常生活的習慣,孩子們也會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讓孩子看到媽媽是遵守秩序的表率

在道路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況:媽媽和孩子準備一起過馬路,可是離人行橫道還很遠,媽媽看了看四周的車輛後,抓著孩子的手從機動車道上穿了過去。平時在學校或者幼兒園裡,老師們一直教孩子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而媽媽的舉動會使孩子產生疑問:“為什麼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呢?”有些無言以對的媽媽為了掩飾自己,只能閃爍其詞地說:“媽媽過馬路的時候可以這樣。”

媽媽的解釋真是太荒唐了,簡直令人發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媽媽這樣一個小小的錯誤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價值觀。學校和幼兒園教育孩子們要遵守秩序,社會上在轟轟烈烈地開展遵守秩序的運動,而媽媽的一個行為,卻讓孩子失去了遵守秩序的意識。

不知道讀了這本書的媽媽們會不會審視一下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呢?在一個大型的折扣超市,如果買東西的時候,爸爸媽媽推著購物車橫衝直撞,還總是把購物車推出規定的範圍,孩子看到這種情形,自然也不會養成遵守秩序的習慣。

我們要成為一個遵守秩序的發達國家。據調查,在加入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中,韓國是遵守秩序意識最差的國家。看看下面這句話吧:“ 錯誤的秩序意識有可能奪去您孩子的生命。”

可以這麼說,父母們遵守秩序是為了孩子更平安地成長。

第四,不要經常使用“累、辛苦、生氣”這樣的詞彙

韓國人有兩種病,一種是“辛苦”病,一種是“抱怨”病。當然,人們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確實會很累,每天辛苦地工作還買不起一套房子,心情當然不會好。尤其是家庭主婦,每天重複著單調而繁重的家務勞動:打掃衛生、洗衣服、買菜、做飯……為數不多的收入還要給孩子準備名目眾多的培訓費。物價每天都在上漲,生活越來越艱苦,自己的生活入不敷出,還要給自己的父母、公婆買這買那,因此,年輕的媽媽們經常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現在,“累、辛苦、生氣”幾乎快成了她們的口頭禪。

但是,脫口而出的話對孩子的教育卻是致命的。父母的牢騷,會使孩子們以為世界就是一個生活艱辛、勞累、讓人充滿牢騷的地方。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社會會產生一種畏懼感。

而事實上,抱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遠遠不止這些,如果孩子以為使媽媽又累又生氣的物件還包括爺爺、奶奶、爸爸、甚至自己時,他們就不會認為家庭是一個樂園,而是一個令人痛苦的地方。

第五,不要和別人比較

“鄰居家的孩子早就開始學英語了……”

“姐姐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你是怎麼學的?”

這是在韓國家庭中經常聽到的話,韓國有很嚴重的語言暴力現象。所謂語言暴力,是指使用過分的語言或在和他人比較時所使用的過激語言。對孩子而言,語言暴力比體罰更容易造成傷害。

有人認為透過比較可以激發人更大的潛力,這是毫無根據的。在把孩子和別人做比較的時候,孩子不一定會產生競爭心理,反而會有失敗感和羞愧心。因為失敗感,孩子會失去自信,不只是成績,在生活中也會處處碰壁。

一般情況下媽媽們總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和別人比較的尺度。因為其他的才能(如繪畫或音樂等)不容易比較,因此父母總把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排名同別人進行比較。如果學習成績好,就是能力出眾,成績不好,則被認為沒有能力。

這一點令人懷疑,學習成績好,真的就代表孩子能力出眾嗎?這只是大人們自己制定的標準,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能力。但是,單憑學習成績這個標準來衡量孩子們的能力是不正確的。

單純憑藉學習成績來評價孩子的能力存在一個巨大的誤區。對所有的孩子來說,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即使是雙胞胎兄弟,能力也各不相同。怎麼能僅憑學習成績來評價孩子的能力呢?

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的能力問題,而是父母是否善於發現孩子的能力。父母是為孩子的人生打基礎的人,而韓國的父母們總是拿鄰居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比,卻把自己的職責拋到了九霄雲外。把自家的孩子和鄰居家的孩子比較,就好像拿自己家的蘋果樹和鄰居家的梨樹做比較一樣沒有意義。

現在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