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滿。在他看來,如果接受“總監”位置,那麼以後汪精衛任命“總司令”時可以以此為藉口安排他人;而什麼“軍事委員”、“廣州衛戌司令”等職務,他認為要與不要都無足輕重,只要新任的第1軍軍長、親信何應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他眼下在國民政府軍界的地位,任何人要想把他擠出軍界已是毫無可能。

其實精明的汪精衛已看清蔣介石以退為進、假辭真要的用心,為遏制蔣,他索性置之不理,既不準辭,也不挽留,讓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丟人現眼。

頗有權謀的蔣介石見此情形,立即改“以退為進”為“以進為進”的策略!於是,汪精衛聯合蔣介石趕走胡漢民的“蜜月期”結束,羽毛已豐的蔣介石與他獲取最高權位的最大阻力汪精衛的爭鬥開始了。

中山艦事件(1)

國民革命時期,國共之間的鬥爭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大革命的中心陣地黃埔軍校內部,雖然作為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一直把自己打扮成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和革命統一戰線的堅定維護者,在軍校學生大會上,從來不談右派理論,總是反覆宣傳三民主義,一再表示擁護國共合作,但與正在興起的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分左派和右派一樣,黃埔軍校中的學生組織也分成兩大派,一派是青年軍人聯合會,一派是孫文主義學會。

據當事人曾擴清回憶:“開學不到兩個月,學生第一隊的共產黨員學生蔣先雲即與在粵的粵、桂、湘、滇各軍所設立的軍官學校的學生取得聯絡,醞釀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組織,並向黃埔軍校建議成立這個組織,意在以革命的黃埔學生,來影響各軍官學校的學生,以免成為各軍在廣東爭奪地盤、各霸一方的罪惡工具。這個建議,不僅為全體黃埔同學所贊同,而且得到了蔣介石的特許。當即推蔣先云為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籌備員,我亦在被推之列,蔣介石還親筆寫了一篇發起這個組織的序言,說明成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革命意義。到10月左右,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組織基本建立起來。加之軍校第二期的共產黨員同學周逸群、王一飛等的積極活動,在大多數的青年軍人中,樹立了相當的威信。”

黃埔一期學生徐向前元帥也曾回憶說:“黃埔從籌建開始之後,在共產黨特別支部領導和支援下,以共產黨員蔣先雲同志為代表的進步學生,發起成立青年軍人聯合會。這個聯合會,名義上是聯絡青年軍人的群眾組織,實際上是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軍校政治部聯絡青年軍人的橋樑,是我們黨對青年軍人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

在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的領導和組織下,青年軍人聯合會成為廣州地區軍校左派學生的中心,發展成員2萬餘人。聯合會以黃埔軍校為核心陣地,組織軍校學生,支援統一戰線,執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配合軍校中心工作開展革命活動。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活動,引起了國民黨右派的擔心。曾擴清回憶說:“早在黃埔軍校開學時,國民黨的老頑固分子謝持由上海來廣州,說是參加軍校典禮,他住在廣州大沙頭醫院,以養病為名,極力拉攏軍校中的右翼分子,如教授部主任王柏齡等以及學生賀衷寒、潘佑強、冷欣等。極盡煽動之能事,說:‘共產黨名雖與國民黨合作,其實是想乘機篡奪國民黨的黨權;一朝得逞,所有國民黨員,尤其是黃埔同學中的國民黨員,將受到無情的迫害,而無立足的餘地。’等等,危言聳聽,激起了上述諸人對共產黨員同學的仇視。後來他們又得知蔣先雲、周逸群等在學校內公開散發共產黨的《嚮導》週報和其他宣傳共產主義的刊物,而他們又是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核心分子,就斷定青年軍人聯合會不是一般青年軍人的聯合,而是作為發展共產黨組織的據點,從而決定採取以組織對組織的行動。孫文主義學會,就是在這樣情勢之下,專為對付青年軍人聯合會而起的。”

孫文主義學會,並不是為了要學孫文主義。曾擴清回憶說:“他們一經發動,就千方百計地找共產黨員同學惹是生非,尋釁肇禍,種種蠻不講理的情形,真是舉不勝舉。由於他們經常大打出手,惡名就傳遍了廣州。”

因青年軍人聯合會接受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的領導,使蔣介石對其大失所望,於是轉而暗中對孫文主義學會大力支援。孫文主義學會的骨幹胡靜安經常向蔣報告共產黨員的生活情形,頗得蔣的歡心。孫文主義學會的血花劇社的社員,都由蔣直接領導,逢年過節,都齊集在他家聚餐,關係比一般同學親切。蔣在籌建黨軍時,除了不得不徵用一批軍事素質和群眾基礎好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等進步學生外,挑選的軍官人選大多是孫文主義學會成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