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孟老師您說的對。”諸賢笑道:“我這人愛靜,之所以選這邊,也是因為這邊雖然交通便利,但卻鬧中取靜的緣故。”
孟子濤饒有興趣地問道:“諸先生,想問一下,您是怎麼想到開一家古玩會所的?說實在,這種形式現在還真不多見。”
諸賢說:“其實我是津門人,以前在津門的時候就是小打小鬧,之後來京城才接觸了許多精品。隨著對行業的深入,我覺得對於古玩經營,必定會走向會所的方式。”
“交流對於做古玩的人至關重要,而在店面,人來人往的並不方便,會所清靜的環境可以讓兩個人對一件東西進行徹底的研究,讓藏友們在一起交流的時候有家的感覺,也讓交流變成一種享受,與討價還價的生意場所不同。更符合古玩的雅。”
“你說的有道理。”孟子濤點了點頭,對諸賢的理念頗為認同,想著要不把自己的聚賞閣也改一家會所?
孟子濤想了想,覺得還是可行的,不過對會所的經營他還非常陌生,就算想付諸實施,也得有了解才行。
“諸先生,不知道開會所需要什麼條件嗎?”
“我覺得有四點吧,第一,要在行內有較高的知名度;第二,要有經濟實力;第三,需要從業經驗豐富;第四點最重要,品行要能夠被客戶群體所接受,也就是要有良好的口碑。”
諸賢笑著說:“相信這四點孟老師應該是都滿足的,另外,會所也不一定是私密的。一般情況下,會所裡面圈內的朋友比較多,不會有外人。關係不是很熟悉的,我們也不讓他來。外人想來的話,也得透過朋友才能過來。”
“比如說,這人得是一個收藏愛好者,而且喜歡的東西的品味跟我們接近,比如我這裡,都是玩三彩瓷和古玉的,不麼我們會接待喜歡這兩種類別的客人,至於其他人我就不會接待了,因為我不是隻有這裡一處產業,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