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這方印章採用十分純淨的白荔枝石製作而成。此方章敦厚碩大,石質之凝靈,彷彿荔枝果肉,肌理隱含細密的絲紋,均勻淨透,無針、無雜,晶瑩勝雪,潤澤欲滴。叩之有鏗鏘之聲,宛如天籟,堪稱鍾靈造化之奇珍,望一眼,便可動人心魄。。
古人云:“千金難買無瑕玉”,天然的石材很少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壽山白荔枝石的產量比玉還少,塊度也遠小於玉石,故欲覓得如此一方淨透潔白、材大無瑕的印材,可遇而不可求。
此印章之印鈕雕刻雙龍戲珠,事實上,在古代,不能稱為雙龍戲珠,主流說法是雙龍趕珠,也可以說是雙龍銜珠,雙龍取珠,雙龍探珠都可以,但就不能說是雙龍戲珠!
原因很簡單,在封建時期,龍代表的是皇家貴胄,根據龍爪的多少,代表著天子皇帝、王爺,這樣的人物會像個小孩一樣玩耍珠子嗎?就算他玩,也不能這麼顯白的表現出來。
所以,為了避嫌,雙龍戲珠要換種說法,直到到了近現代,封建王朝破滅,這才開始不再那麼嚴謹,出現了雙龍戲珠一說。
言歸正傳,印章所用材質已經是頂尖了,印鈕之工也不含糊,佈局極為精巧用心,雙龍盤旋交錯,雲霧繚繞於印臺,過渡自然,比例和諧。龍首威風凜凜,線條華麗;龍身、鱗片、雲紋開絲精細,栩栩如生。雙龍利爪擺尾,爭搶寶珠,動勢非凡,呼之欲出。
從印章的雕刻痕跡來看,它的製作時間應該不久,但上面卻並沒有雕刻者留下的題識,所以作者是誰也無從得知。
另外,這麼一方精品印章,印文卻刻的是“尋霞”二字,實在令人有些雲裡霧裡,搞不清楚其中的含義。
孟子濤認為“尋霞”很可能是邱得業故意留下來的資訊。道理很簡單,這方印章雖然價值不菲,但以現在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