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羅漢們超凡脫俗的生活場景。
手卷右起繪以禪定、面壁的二羅漢跏趺於蒲團上,其周圍綠蔭密佈,營造出一片清淨之地,巧繪巖壁將左側的熱鬧場景加以隔絕。順著畫面便進入了山林,一羅漢託塔,一羅漢趺坐於石臺,注視著前方的神虎。如此種種,一共十八位形態、動作各異的羅漢。
人物形象塑造生動,這是這幅畫給孟子濤的第一印象,在山石、樹木的描繪方面也相當的精彩,用略帶寫意效果的筆法進行了程式化造型的表達。
縱觀整幅作品,孟子濤讚歎不已,不過他心裡馬上又道了一聲“可惜!”
因為這幅畫並不是真跡,應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一幅仿作,但畫家的水平很高,在筆法和意境等方面,都做到了惟妙惟肖,足以亂真,要不是孟子濤知識儲備龐大,又有異能幫助,他還真有可能會打眼了。
等所有人鑑賞完了之後,那明聲開口道:“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幅畫的傳聞,而且這個傳聞確實是真的,所以我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起拍價一千萬,請諸位開價!”
那明聲這種起拍價,大家以往還真沒遇到過,一些人心裡開始腹誹起來,覺得那明聲還真夠自信或者說狂妄的,起拍價居然直接定了一千萬,也不怕沒人拍。
不過,這種話也只能想想,因為馬上就有人報價1050萬,報價人正是任析通,這傢伙環顧了一下四周,還表現出一幅勢在必得的樣子。
孟子濤心裡冷笑,難怪剛才不出價,原來是想要拍這幅畫,擔心錢不夠啊!那怎麼可以讓他得逞?不過他並不著急,準備在關鍵時候出一刀。
現在的古書畫市場還正當上升,一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