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狀元的爭論。”
這話很委婉,其中卻著實厲害。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如果要了這個狀元,那就是做事不謹慎,做事情不為朝廷考慮——哼哼!
皇帝陛下不是笨蛋,當然知道我這樣是要轉移話題了,當下問道:“你認為,十萬火急之事是什麼?”
“十萬火急之事,是京畿省的旱災!”我抬起頭,看著皇帝:“皇上也知道,如果真的再不下雨,京畿重地,將要赤地千里!京畿重地,赤地千里,將要動搖國本!現在皇上應該著力解決旱災問題,著力準備好接下來要做的預備工作——”
“旱災問題,請問玉大才子,卻是該如何解決?”說話的是那個寧大人,聲音尖利,鬍子一抖一抖,讓人看著不爽,“玉大才子一句‘縛住蒼龍’就將龍給困住了,這些日子只來雲不下雨,是不是請玉大才子解開蒼龍的繩索,就能下雨了,就能解決問題了?”
這白鬍子的話,終於激發了一群臣子的憤怒。邊上就有臣子邁步上前:“寧大人,說話要有個體統。”
“寧大人,您這話有失身份。”又一個臣子邁步上前。
其實在場的官員不多。這是殿試,在場的都是樞密院與兵部與禮部的考官。如果有御史在場,估計就要當眾彈劾這個寧大人了。
寧大人畢竟也不是不懂事的,一句話出口就知道不對。當下說道:“本官剛才只是想說,其實——如果能有一場雨,就能下種子,就不耽誤春耕——玉大才子剛才這樣說話,本官以為,他有能使天公下雨的法子。”
這寧大人改口倒是挺快的。雖然不能自圓其說,但是這個時候,也沒有人來與他計較。只有一個大人,聲音不陰不陽的響起來:“寧大人,您這話還是有失體統。那道玉會元就能讓老天爺下雨不成?難道你還是以為,這老天爺不下雨,是玉會元一首詩的功勞?”
寧大人已經面紅耳赤,說道:“本官是心憂國事,所以失言……”
“學生斷斷沒有使老天爺不下雨的能耐。”找到了我所需要的契機,我上前一步,說道,“不過現在,求老天爺下雨乃是天下第一要事——學生不才,願意為皇上試上一試。”
我話還沒有說完,四周就一片寂靜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的眼神裡,都只有四個字:不可置信!
居然有人說,願意為皇帝求雨!
而且,說這句話的人,還是天下第一才子!
求雨是誰的活?道士或者和尚的活。簡而言之,那是神棍的活計。
自然,每當旱災來臨之際,所有的官員包括皇帝,對求雨這活都是非常熱衷的。除了高薪聘請道士或者和尚做法事之外,幾乎所有的官員皇帝都會到求雨現場走一番,進行必要的祈禱手續。其中包括齋戒,包括跪拜,包括奉獻三牲……等等等。但是官員們參加求雨儀式不包括官員們真的相信求雨儀式能真的帶來效果,他們這樣做,絕大部分目的,還是為了安定民心,使百姓不至於對官府不滿,使老百姓不至於立即爆發民變,如此而已。
儒家的學生們,相信孔夫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大多數其實是無神論者。
但是現在,居然有人說,要幫著皇帝求雨!
這個人,居然還是天下第一才子!
這個人,還曾讓朝廷之中很多臣子抱著很大的希望……
天哪!
我站著,含笑站著,聽見了短暫的寂靜之後,四周是呼哧呼哧喘氣的聲音。
呼哧呼哧喘粗氣的聲音。
片刻之後,有聲音沉穩的響起來:“皇上,玉同塵今天是興奮過度了,他的話,不能相信。”
又有沉穩的聲音響起來:“皇上,玉同塵到底年輕,今天口不擇言,也是為國心切,請皇帝不要治罪。”
這兩人都是在護著我呢。心上感到溫暖,上前一步,我微笑道:“皇上,玉同塵不是妄言。雖然沒有絕對的把握,但是為了國計民生,願意為皇上試上一試。”
看見御座上的目光了,那是不可置信的眼神:“玉同塵——你學過法術?”
我沉聲回答:“回皇上,玉同塵所學,並無道士和尚的法術。學生只不過是知道一些物理罷了。所謂雲雨,不過是水汽凝結而已,所以學生想要試上一試。只是萬一不成,還請皇上不要治罪。”
“玉同塵……你居然說可以控制雲雨?”邊上又響起了一個不可置信的聲音,“君前不能妄言,玉同塵,你當愛惜名聲,愛惜羽毛!”
“玉同塵當然知道,在君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