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眾議院內的凝重氣氛。
街道上的演講如火如荼。
高臺上,戴著高頂紳士帽的男人奮力揮舞手中的反對標語,疾呼著:“李惠槿下臺,我們需要一位帶領韓國走出泥潭的新總統,而不是飯桶!我們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維護屬於自己的權利!”
他的呼喊在下方得到了熱烈的回應。
“打到李惠槿!”
“重建大韓民國!”
“公佈真相,我們要知道真相……”
“釜山發生的事肯定不是病毒和瘟疫,是政府的陰謀,是生化災難!”
男人又在臺子上扯著嗓子喊了一陣,對取得的效果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走到邊上,接過其他人遞過來的冰水一飲而盡,喉嚨散發的涼爽不由得讓他精神一震。
這種人在韓國有一個很有特點的名字,叫做喇叭鬼。
每當選舉、換屆、公眾投票這樣的活動展開時,總會有一群語言極具煽動性的人出現在繁華地帶,幫助政治立場搖擺的民眾們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收錢喊話自古以來就是一項憑良心的工作。
這男人也不例外。不過他認為自己對得起僱主拿的薪水,瞧瞧這群傻子義憤填膺的模樣,還真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主人呢!
就在演講者打算再一次登臺的時候,他的朋友忽然攔下了他:“請您休息吧。”
他看見朋友拼命向自己打著眼色,然後遞過來一部手機。
畫面上顯示著一條新聞快訊——
“現任總統內閣取得‘16:1’的階段性勝利,彈劾案是否透過徹底成為懸案,眾議院正在繼續投票過程,更多訊息請關注半島新聞網。”
演講者臉色一變,他才挑起右腳,就差最後一步等到臺階上。左腳踮起腳尖,身體晃了一大圈轉過180度,整個人變成了背對講臺的方向。
他急匆匆地離開了演講場地。
見風使舵的能力在這種人身上得以彰顯。
政客們也不例外。
實際上還有一百餘次投票機會,一百餘名韓國社會中響噹噹的政治人物。原本只是一次很簡單的宣告和審判,李惠槿除了灰溜溜地滾下總統席位意外沒有更多的選擇。
可現在,情況大不相同。
他們知道,自己的投票將會深深記錄在現場每一個目光的注視中,無論是透過還是不透過,都是不容後悔的站隊。
如此旗幟鮮明的站隊,讓很多人心裡開始打鼓。
勝利者的身影漸漸變得模糊,有人開始考慮其李惠槿勝利的可能性,以及現任總統內閣勝利後隨之而來的清算活動。
如果這個時候示好的話……似乎還不算太晚。
前面那麼多人都投出了反對票,也不差自己這小小一張的數量。並且按照當前的局勢來看,李惠槿擊敗所有對手的機率實在是太高了。
什麼候選總統,全都是笑話!徹徹底底的笑話!
李惠槿表面從容,內心緊張地注視著接下來的投票。她比在場任何人都清楚,餘下的眾人中,大部分都可以劃分到政敵身份。
再精明的敵人,在岔路口也會迷茫和懷疑。而他們懷疑的物件,就是在場每一位自己人!每一位李惠槿的敵人。
現實版的囚徒困境,最完美的納什均衡。
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五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判刑兩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政客們選擇最穩妥的背叛,而不是繼續透過彈劾案。
無論是哪一方獲得勝利,背叛絕對是數學期望結果裡最值得選擇的一條道路。搖擺不定和相互猜疑,成為了把所有人紛紛推向背叛小徑的奇異力量。
“那個男人對人心的把握和計算實在太可怕了……”李惠槿內心暗暗道。
她原本對溫謙亦的計劃是存疑的。
不到72個小時,如何能夠將選票情況能徹底扭轉過來,把原本屬於三星集團、韓金集團等眾多反青瓦臺政治勢力的敵人變成同盟,聽起來簡直有若天方夜譚。
如今它成為了現實!
第35次投票,33:2……
第61次投票,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