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押至北京凌遲而死。十年,張獻忠被逼投降,李自成兵敗後率十八騎潛伏商洛山中。十一年,清關入關,陷陷真定、廣平、順德、大名,前大學士孫承宗不屈而死。崇禎帝無奈,調陝西巡撫並三邊總督洪承疇領精兵入衛京師。後擊敗李自成不久,清兵又於崇禎十三年圍綿州,突破綿州外城,綿州危急。崇禎急調宣、大、山海關等八鎮總兵,集合精兵十三萬,以洪承疇為主帥,領兵出關救綿州。
便是這一場大戰,決定了明朝的滅亡。此戰之初,崇禎以富有經濟,文韜武略都
是明臣中翹楚的洪承疇為主帥,進兵之初,洪知道手下的總兵大半桀驁不馴,而且畏敵如虎,是以勢必不能速戰。確定了以關寧為犄角,由松山杏山一線緩慢推進,倚*明軍的火器優勢和人數上的相對優勢,進逼綿州救援。做戰之初,與清兵交戰幾次,互有勝敗。誰料崇禎一心想擊敗敵人,不顧前線實情,又有兵部尚書陳新甲在後方搗鬼,言道洪承疇勞師費餉,畏敵不前。天可憐見,洪承疇當初在陝西為參政官時,手無一兵一卒,那總督楊鶴手中無兵無將,見農民軍勢大,卻一邊招撫,一邊令洪承疇等文官出戰。各文官都不敢出,只有洪承疇率親兵出戰,一戰斬農民軍首級三百,以此一戰而至延餒巡撫。那陳新甲只顧著黨爭,不顧實情,一邊逼著皇帝督促洪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