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3 / 4)

小說:大漢龍騰 作者:連過十一人

練出這支強兵來。將來打仗用兵,還是得*他們!”

他一心認為外臣並不可*,只有去了勢的閹人無所追求,沒有後代,當能一心一意給他賣命。因見各內臣此時都侍立在旁,凜然做忠臣狀。更覺心懷大暢,將張偉稱王對他的打擊拋在一邊,向王德化與曹化淳下令道:“內操還需加強,在京師選健壯良家子,有欲入宮為內操者,擇優而錄。”

皇帝一聲令下,周圍的各太監自是凜然尊命。待崇禎回到後宮,批閱奏章,王德化便向曹化淳笑道:“這次你可得了好彩頭,拿什麼來謝咱家?”

曹化淳一向得他照顧,凡皇帝有意觀閱內操,都是王德化與王承恩先行派人令他準備,精心挑選那些體格健壯,箭術高絕者讓皇帝校閱。此次王德化有備無患,早就令人先行通知了曹化淳,是以讓他先行準備,不至臨場混亂。曹化淳也是乖覺的人,哪裡不知道其中奧妙?

因向身邊的小太監吩咐道:“一會回去,把咱家前日剛得的那幾件玩意送給王公公!”

又向王德化笑道:“到也無甚奇巧,只是有一件外番進貢的縷銀香薰到還有些意思。”

王德化略一擺手,卻也不以為意,又笑道:“你還不快去尋些健壯貧戶,弄些小子進來充入內操。皇爺要多加人手,下次校閱時還是這些人,你等著被剝皮。內廷灑掃都有定歸,又有些老弱不能用的。現下京師內百姓生計困難,你去以招兵名義弄一些來,再加上兩千人,儘夠用了。”

曹化淳匆忙應了,自去外面張帖榜文,言道招收禁軍。京師之中貧苦不能自立者甚眾,雖然皇帝恩准開了粥廠,不過上下經手剋扣油水,那粥廠中的稀粥到是當真只當得一個“稀”字,除了比白開水略多幾粒糙米,當真是與清水無異。眾百姓餓的急了,哪管其中是否有什麼奧妙,招兵之處當真是人山不海,挨不動的人潮。待那曹化淳命人選了兩千十幾歲的男孩,命人弄入宮中閹割,眾百姓這才知道上當。那些孩子的父母自然不甘,拼了命的在京師各衙門上告,卻是無人敢出來為他們做主。雖有言官不怕死的,上奏質詢,皇帝卻是留中不發,只是不理會。於是滿城之內,除了因凍餓貧病而生出的悲嘆之外,加上此事,當真是哀聲四起了。

北京在愁雲慘霧中迎來了崇禎五年的春天,過年之時,皇帝因天下大局敗壞,下令減膳、撤樂,並禁止文武百官飲宴戲樂。整個京城之內,處處充滿了面色青白,一臉死色,由劫後餘生,四處覓食的百姓。

與此同時,南京城內卻是喜氣洋洋,一派新朝氣象。且不提那些自臺灣而來的原張偉嫡系官員們一個個喜氣盈腮,就是舊明投誠降附的官員們,亦一個個精神振奮,以開國功臣而自居。新春一過,全城上下便準備張偉即漢王位,行監國事的大典。不但諸文臣武將湊趣,就是全城百姓,因張偉免除賦稅一事,各人都是過了一個肥年。此時這位大將軍要稱王,雖與眾百姓無關,卻顯示出新朝基業漸漸穩固,這位大將軍行將掃平天下,那麼看他行事手段,對百姓很是照顧,眾百姓只想過幾天好日子,對張偉稱王一事,到是喜歡的緊。

待到了崇禎五年正月初十,卻是預習定好的吉日。張偉早早的便齋戒省身,居於宮禁之外等候。宮內早已一切準備停當,什麼拜位、贊禮、禮樂、寶案,皆已完備;漢軍諸將軍在禁宮內一路排開,張偉的羽林尉身著金甲,手持儀仗,大刀,待立於諸將軍身後。

即位之日一到,帶眾官至南郊祭拜天地,後內閣大臣領銜,文武百官跪,奉金冊、金寶。郊外儀式一完,由拱衛設滷薄,金甲衛士列於午門外,旗仗林立。在奉天門外設五輅,先是侍儀舍人奉表案而入,一鼓時刻,文武百官皆穿朝服立於午門外。通贊、贊禮、宿衛官、諸待衛及尚寶卿進入大殿。三鼓,內閣大臣入。王升御座,尚寶卿將御寶放於御案,將軍捲簾,眾官入殿,奏樂,揮鞭,贊禮官命群臣拜,呼萬歲。待展表官將賀表宣讀完畢,眾官再拜,王令免禮,儀式告成。

張偉在初七日便開始減食省身,初八日祭祀孝陵、初九日不進飲食,於內院省身齋戒。這些他原本要敷衍了事,料想吳遂仲何斌等人亦不會為難於他。可是自從接受勸進之後,那舊明官員中盡有些禮儀大典的人才,卻是臺灣所無。是以一待禮式開始,那些什麼贊禮官,尚寶卿除了睡覺不與張偉同睡之外,當真是寸步不離。無奈之下,也只得勉強忍受,待到得大典完畢,那些什麼郎啊卿的被張偉盡數攆開,他便在這奉天殿御座之上,仰面八叉的躺將下來,只覺得渾身骨頭盡都酥軟開來。

卻聽到幾聲咳嗽,張偉閃眼一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