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收禁刑部監。問槎不以為然,以為此是書生之見。肅王又特囑刑部監獄,加以優待,故汪氏在刑部獄中,尚能閱報作書。直至辛亥革命,始獲自由。聞釋放後,袁項城曾密與商議,與南軍議和之策。

自汪案發生後,北京特設巡警部,由北洋大臣袁項城推保趙秉鈞長部,並調北洋有經驗之警察數十名為警察官,至是北京警察規模始具。

迨入民國,朱桂莘任內務部總長。市政更加整理,開放三殿,以社稷壇闢為公園,稱中央公園,趕於民元元旦開放。社稷壇仍舊置於公園之中央,壇為圓形,以紅黃白黑四色土造成,象徵東南西北,清室列為祀典,至今猶存,留為古蹟。

公園進門口,樹立一雄壯漢白玉石之“公理戰勝”牌坊,該牌坊本為庚子德國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戕害,德國要求在被戕之地立坊紀念,故建立在西四牌樓之路中,橫額刊載清帝追悼德使之上諭,及被戕事由,清室派親王到德國謝罪等文字,中德文並列,可謂國恥碑。迨第一次戰勝德國,我國亦參戰國之一,始將該牌坊移置中央公園,改題公理戰勝四字,由段合肥親自奠基,以為參戰之紀念,使遊園之人,一進園門,皆可望見,從此國恥碑,變為戰勝碑矣!到民九、十之間,又開放北海為公園,即名北海公園。北海面積很大,亭臺樓閣,半都毀圯,修葺費時。中有大湖,因名北海,遍植荷花,加以蒼松翠柏,相映成趣,夏秋之間,遊人尤多。中央公園,移植牡丹甚多,北海公園,強植荷蓮,昔年禁地,今為公園,此則總算人民得享了共和之福。市政整理後,雖無現代規模,然比之往昔,已進步多矣。

海淀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劫後,剩有磚石,都是名貴的雕刻品。更有宮殿上裝設之石刻,及石甕、石缽、石柱、石盆等等,雕刻精細,悉為珍品。以前由內務府管理,外人參觀,須由外務部通知內務府派員導觀。雖在荒煙蔓草之中,縱橫零亂,外人珍視,即攝成影片,亦莫不視為有中國文化藝術之價值。迨入民國,無人管理,於是多被竊盜。迨軍閥在京修建府邸,竟將石盆石甕等件,移置院中,作為陳設,遂使堪供憑弔之故物,只剩大石柱數根,餘皆蕩然無存矣!

桂莘又以正陽門,只有一門出入,車輛每多擁擠不能動彈,甚至一二點鐘之久,始能移動,確為交通上一大障礙,遂議修改正陽門,將正門關閉,另於甕城左右開兩城門,以便交通,從此車輛不至擁擠。復於正陽門城樓加以修葺,陳列古代弓矢甲冑之類,任人觀覽。惜城門修改式樣,與朝鮮所改的,不約而同,真是巧合。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三 殿試中式引見授主事

政府新設學務處,以張冶秋先生(百熙)任管理學務大臣,兼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後設學部,即任冶秋先生為尚書,規定學制,編訂中小學教課書。冶老湖南人,以學者從政,羅致人才,尤重視留學生,特議考試留學生,以備任用。第一次應試者,只有十四人,西洋留學生,無一應試。第二次人即多了,西洋學生應試者亦多,顏惠慶等即是第二次應試者。考試留學生分兩次,第一次在學務處,及格者再行保和殿殿試。清制會試,進士中式者,再行保和殿殿試,意在皇帝親試後,始能賜進士及第,及定三鼎甲(狀元、探花、榜眼)。此次學務處考試,即等於會試,由於晦若(式枚)、王書衡(式通)兩先生監試,特別優待,中午備席(第二次即沒有這樣優待)。試題為一論一策,皆關於新政,惜不能記憶(餘對於考試,視為敲門磚,自童子試至殿試,試題終未用心記住),試後一榜皆及第。越數日,即行殿試,悉循科舉制,黎明應考者即集左角門,各攜考試用具,並掮一可折的矮几。點名後入保和殿,殿鋪藏氈,將矮几展開,席地而坐。有頃,監試大臣二人入場。少頃,欽派閱卷大臣三人,手捧欽命試題(試題用黃紙恭繕)同試卷,(宣紙析格畫紅直線,即殿試策捲紙),分各生每人一份。分發畢,閱卷大臣即退,只留監試大臣。題分兩種,分文科理科,文科題為策題一道,關於時政者,已記不清。閱卷大臣,一為孫家鼐中堂,一為陸潤庠中堂,一為像是張亨嘉侍讀學士。午膳各帶點心。到申刻,監試大臣即說,快交卷了,不能繼燭。有的早已交卷。越二日發黃榜,張於左角門外,一榜盡賜及第,惟分一等為進士,二等為舉人。第一名為張緒,日本帝大工科畢業,餘列第二。王書衡先生對我說,君卷寫作俱佳,應列第一,即與從前殿試策相比,亦無遜色。孫中堂以考試留學生,應重工科,以示提倡,故將張卷為首。張卷添注塗改,不成其局,未免矯枉過正,但君有屈了。餘隻遜謝。此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