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之王令,出德宣門,於寶豐渡口登舟,率二百禁軍護送原大蜀錦宮遺物赴大夏都城東安。
雙壽站在樓船宣敞的艙室裡,憑窗遠望,見水天一色,秋意空闊,不覺又想起臨行前武王的叮囑:
謹政殿裡,雙壽跪於案前,深深俯首,武王來回踱步,似要囑咐什麼,卻又開不得口,真是萬分踟躕,半晌又半晌後,終於站住,凝聲說:“——雙壽,你自小善丹青,宮中的畫匠均不如你,此次……此次……但願你能得見她的容顏……”
雙壽一震,手指微抖,——就是能萬幸得見真容,又怎麼能畫出那悄悄流逝的錦瑟年華?
“但願雙壽能有這個福氣,定不辱王命!”再次叩頭下去。
雙壽暗歎:如何才能不辱王命呢?
高大的樓船沿運河北上,因朔風逆行,船速緩慢,十天後到達大夏陪都夏陽,此時已過寒露,天氣冷肅,因恐運河前方結冰,他們棄舟改道陸路,過夏陽,經蘄州,渝州,豐州後終於趕在霜降前到達了大夏都城東安。
因為這是幾十年來南楚王第一次遣使來到大夏,所攜之饋贈物品又是衛太后孃家的遺物,意義特別,所以大夏禮部和宮中內務司都派了人迎接,那二百禁軍留在城外三十里處的驛館,雙壽和隨行內侍則被安排在宮內澤蘭驛所,這是相當隆重尊貴的招待了,雙壽心裡稍寬,只盼明日能拜見大夏臨朝輔政的衛太后。
**************************
翌日,朝陽初升,萬點金輝透過煙色窗紗照進翎坤殿中,被煙紗過濾了的陽光已失去勁道,懶洋洋地盪漾在珠簾錦幕之間,混合了珠光,和五彩繡色,那陽光更是變得軟綿綿的,欲去還留。
“……端午……我……見……還是不見……”衛無暇坐在大鏡前,端午正為她梳理著秀髮,一梳一年華,每梳一下都仿似那光陰的流淌。
“……見也是錯……不見也是錯……”端午曼聲回道。
自從南楚使者出發那一刻起,衛無暇就再也沒有心安神寧過,對此,端午比誰都清楚,每夜,她都睡在鳳帳外的矮榻上,聽帳內輕輕淺嘆,輾轉反側到天明。
“……是呀……見也是對……不見也是對……”衛無暇介面道。
端午噗哧一笑,梳子滑過那如瀑的烏髮,——光陰似水,一去便無跡可尋,“娘娘,咱們可別打機鋒了,讓寶元寺的大和尚們聽到可不要笑死了。”說著她就真的咯咯咯地輕笑起來,將窒悶的氣氛一掃而空,“娘娘,您可不是扭扭捏捏的南楚女人,咱們蜀人,行事一向乾脆利落,就見他一見又有何妨?”
端午的話像坤忘夜雨,噼裡啪啦地敲在衛無暇的心上,——當年,夏江之上,他不肯駕舟一見;今日,我卻偏要見見你親派的使節,
“南楚來使為何人?”衛無暇側頭問。
“是謹政殿御前內侍總管明雙壽,官至四品。”端午回道,知道此時最關鍵,她的無暇郡主主意已定,只需旁人在側輕推一下。
衛無暇沉吟半晌,——這明雙壽定是他的身邊近侍,天天相伴左右,他派雙壽前來,就好像——好像是他親自前來一般。
“那就見吧,早朝過後,在泰坤殿。”衛無暇說著就站起身,幾個遠遠侍立的宮女看見趕緊趨近為她披上外袍。端午輕撥出口氣,——見了雖會傷心,但總好過日後後悔,想那明澗意當年絕然不見,卻已後悔了十五年。
*************************
華璃身體贏弱,繼位後,大夏早朝便改寅時為辰時。即使如此,華璃也經常缺席,但垂簾輔政的衛太后卻風雨無阻天天堅持到外宮仁泰殿早朝。
巳時未到,雙壽就被引入內宮泰坤殿,此殿為太后日常接見外臣處理政事之處。他默默地靜立殿中侯駕,微微抬眸檢視著殿中的佈置,一眼就看到與正殿相連的那道明黃紗簾,簾後的房間就是太后聽政之處了吧,想起十幾年前躲在太子身後看到的那張姣好容顏,實在無法想象她如何能獨立支撐著大夏朝政,且應付自如,遊刃有餘。
“……咳咳……”
紗簾後忽然響起輕咳,恍惚間似有人影晃動,雙壽再不猶豫撲通一聲跪倒,
“你是南楚來使?”一把爽脆的聲音響起,還略帶著一點蜀音。
雙壽俯首,口中答道:“南楚御前內侍總管雙壽拜見大夏衛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抬起頭來。”
雙壽跪直,慢慢抬頭正視著那道紗簾,明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