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1式榴彈炮團也被“威龍”戰機遠端調戲之後,指望兩個步兵師抵擋兩千多輛猛虎坦克的進攻,那無異於是天方夜談。
而實際上,在德比郡地區,艾森豪威爾為突擊部隊準備的裝甲力量並不算少。但除了美軍第12裝甲和杯具的加拿大裝甲旅,其他的三個裝甲師根本就沒來得及過河。
因為除了美軍第12裝甲師仍然裝備的是謝爾曼m4坦克之外,這三個美軍的裝甲師全部在戰前緊急換裝了潘興…26重型坦克,以針對漢軍的“猛虎”和“東北虎”中型坦克。
可美軍的工兵們所能架起的浮橋,並不能保證承受重達36噸的潘興…26坦克。為了保證戰役的突然性和戰鬥打響後,南岸多國部隊能夠擁有足夠的裝甲突擊力量,斯考特中將決定第12裝甲師先行過河,其他裝甲
師等待工兵加固浮橋。
在其看來,工兵加固浮橋的時間僅需要四十八小時,兩天的時間,有第12裝甲師和加拿大裝甲旅也足夠用了。
謝爾曼m4是比較脆,但也不是毫無還手能力不是?
只是沒想到,盟軍的攻擊來得居然如此的快。在多國部隊渡河的12小時後,就發動了致命反擊。
渡河碼頭的失守,讓多國部隊被一下子切成了兩截,南岸的部隊在近衛軍裝甲力量的打擊下,苦不堪言,而北岸大量的重型坦克卻有勁無處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猛虎”叢集在河對岸耀武揚威。
第366章 小城坦克戰
多國部隊對於盟軍反擊速度的低估,成全了肖國興指揮近衛軍團在德比郡特倫特河南岸的閃擊戰,大獲成功。
在隨後的數天內,近衛機步第6軍與北岸的多國部隊打起了炮戰。美製的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m114式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甚至是數量較少的m100型203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炮都被集中起來。
既然河道上的浮橋被盟軍的飛機炸了個一乾二淨,在對方空軍的精準打擊下,多國部隊想繼續強攻渡河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望,艾森豪威爾就鐵了心用火炮轟開一條血路。
被譽為“戰爭之王”的大炮當然威力無窮。近衛軍的機步軍雖然火炮的數量不吃虧,但在口徑方面還真是比不了美軍。連號稱“攻城炮”的m100式203毫米口徑榴彈炮都拿了出來,機步軍“火神”自行火炮的155毫米口徑絕對會被美軍的m100式完爆。
只是,在這個世界上,比火力,漢軍啥時吃過虧?各型導彈效能的飛速發展,使得大漢三軍早已具備防禦圈外打擊能力。
在一週之後,美軍的大口徑火炮就幾乎全部變成了啞巴。幾乎吐血的艾森豪威爾在給本土的電報中明確表示:如果不能取得制空能力上的均衡,多國部隊在大不列顛島上的軍事行動,取得最後勝利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這份電報深深震撼了美利堅的軍界人士和白宮的高官們。如果多國部隊不能夠在英國有效的對盟軍進行抵抗,雙方的戰鬥力真的如艾爾豪威爾所說,有那麼大的差距,那麼對於北美本土的防禦戰,也沒有人再敢抱任何的樂觀希望。
隨後的一系列戰鬥讓仍然心存僥倖的美國人愈加失望。
特倫特南岸的多國部隊在斯考特中將的指揮下,以拉夫伯勒為據點,對近衛軍團的陣地連續發動猛攻,不但沒有攻破大漢近衛第4機步軍的陣地,反而被近衛第2裝甲軍的“猛虎”叢集在側翼發起的衝擊,打得潰不成軍。
在河邊對著加拿大第30軍只搞了個“三進三出”,明顯有些欲求未滿的第4裝甲師在劉根少將的指揮下,在只有數千人口的小鎮梅爾頓,與南岸美軍唯一的成建制裝甲部隊——美軍第12裝甲師狹路相逢。
孫立人將軍指揮的華夏遠征軍在接替近衛軍團防守諾丁漢對岸的任務後,以梅爾頓小鎮為中轉地,連續向特倫特河南岸增兵,但美軍斯考特中將指揮美國第7軍,卻在對近衛第4機步軍的陣地前碰得頭破血流,眼見奪回渡河碼頭,撤回德比郡的通道無望之後,立刻派出第12裝甲師,突襲梅爾頓小鎮。
只要拿下梅爾頓,美軍第7軍等部隊就可以轉而向東,進攻華夏遠征軍的陣地,在諾爾漢地區渡河,撤回北岸。
但戰場上失去制空權,就等於失去了戰爭的主動。即便斯考特做出了多次欺騙性行動,可裝甲師的大規模調動仍然無法逃脫“小獵龍”偵察機的追蹤偵查。在“棘背龍”二代預警機出現之後,皇家空軍的協調偵察能力成倍數增長,更不要說裝甲師這種黑煙滾滾、灰塵四揚的肉眼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