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
第453章 聯邦美國
軍事上的失敗,導致戰略性的大潰敗。
在接替猝死的羅斯福出任美國總統之後,美軍在戰爭中的地位急轉直下。先是非洲戰場因英國的內亂,艾森豪威爾指揮的多國部隊災難性的失控,雖然卡薩布蘭卡奇蹟挽救了垂敗的多國部隊,讓美利堅合眾國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得以延喘。
可是,杜魯門和白宮智庫們過高的估計了美國的工業潛能對於戰爭的影響力,或者說是他們過於低估了以大漢帝國為首的大聯盟的戰爭潛能。
這並非是美利堅精英的錯。在另一個世界,他們完全的操縱了戰爭的程序,使得美國成為了戰爭的最終受益者。
但在這一世,沒有人能想到紅警基地的存在。那本來就是超出人類思維範疇的東西。
卡薩布蘭卡大撤退之後,美國因此而錯過了退出戰爭的最好機會。等到邱吉爾身死,英、蘇分家,帝國騰出手來執行“侯喜”計劃,再然後,在美國人發現美軍根本無抵禦盟軍的進攻,曼哈頓工程亦因為鍾義的先知先覺而被徹底破壞,還捎帶著被兩次核爆之後,美國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戰略主動。
與中華的抗戰不同,即使沒有大漢帝國的崛起,在前一世,中華國/民政府最終也堅持到太平洋戰爭的全面爆發。
可美國呢?歐、美同盟的建立,根本無法阻止強勢的盟軍攻入北美大陸。德國沒有與其陸軍一樣強大的海軍,而戈林的空軍,欺負下落後的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