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這不僅由於“Se情”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把神父、修道士的虛偽、醜惡揭露得太“疼”了,教會感到受不了,但是,這卻是當時活生生的現實。當時神職人員滿口“上帝”、“阿們”,卻大肆勾引婦女,神父利用權力,蠻橫地拘留婦女,引誘婦女和他們睡覺。至於女修道院,實際上已變得和妓院差不多,修女們和教士大肆通姦,因為他們都“信奉上帝”、“彼此彼此”。
由於《十日談》是在14世紀的天主教國家出現,所以出版後即蒙受“淫穢”的惡名,受到衛道士們相當激烈的攻擊,幾百年來屢遭查禁,但又廣為流傳。歷史證明,這本書是不朽的,因為它忠實地、深刻地刻畫了那個時代,它以寫實而有說服力的筆觸,勇敢地突破了傳統的束縛、教會的禁忌和道德的教條,以性的情節的突破,鼓吹了人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在文學上成為文藝復興的先導。當然,《十日談》裡也有許多和性無關的故事,如很富情意的人情故事,意境很高、令人落淚的悲劇,但其中最震撼人心、振聾發聵的還是性故事,這是作者用來主張光復人性的有力武器。從《十日談》出現後的反應看來,事實也正是如此。
卜迦丘的《十日談》對文藝復興時代一些性文學作品的出現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373年,卜迦丘去世以前,有個年輕的英國詩人來到佛羅倫薩從事外交活動。他就是G·喬塞。他對卜迦丘的作品很熟悉,而且受其影響頗大。他是個愛情詩人,他描寫一般民眾和修士的愛情,作品中有些內容明顯的是受了《十日談》的影響。他返回英國後,創作出不朽的詩集《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以前往坎特伯雷朝聖的香客在途中講故事的形式作為貫穿全書的線索的,其中有些故事有性場面描寫,比較幽默,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對磨坊主、廚師、村婦這些人的刻畫很深刻。
在15世紀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代,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性文學作者布拉西奧林尼。他是一位學者,也是人文主義者。他當過多年的教皇秘書,他的以Xing愛為題材的《笑話集》連主教、紅衣主教的教皇都喜歡閱讀,甚至愛不釋手。其中有個故事最能反映他的風格和諷刺天才:一個妻子指責丈夫“先天發育不全”,婚後不久,在為他們舉行的宴會上,女友們對新娘的丈夫“勁頭不足”一事向新娘表示同情。丈夫聽到了這種議論,當眾把“那玩意兒”掏出來,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男女賓客們為之愕然,看到“那玩意兒”相當不小,就批評新娘的話不真實。於是新娘解釋說,她曾經在田裡看到過一頭驢,“那玩意兒很大”,她以為人的應該比低階動物的更大。
一個世紀以後,法國的瑪格麗特王后,即亨利四世的妻子,寫出了《七日談》。全書講了72個故事,顯然是講了七天,故名《七日談》。書中說一群被洪水阻隔在帕朗斯的貴族男女,用輪流講故事的方法來消磨時日,故事內容全是性和愛情,有人認為其中有些內容就是作者的親身經歷。雖然瑪格麗特晚於卜迦丘兩個世紀,但書的許多描寫手段和卜迦丘十分相似。例如,書中人物也有好色的修士和修女,以及誘姦修女的場面等等。作者原計劃要寫《十日談》,但因過早去世,所以這個計劃無法實現了。從全書看來,在深刻地描述社會、揭露教會的虛偽的水平上顯然及不上卜迦丘,但是不少故事也寫得引人入勝,從而使她成為為數不多的女性Xing愛文學作家之一。
第五章 百花齊放的性文藝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性文學3
16世紀初,那瓦爾女王時代有三位文學家,他們的作品都涉及Xing愛題材。一個是法國人拉伯雷,另兩位是阿雷蒂諾和西利尼,他們兩個都是義大利人。他們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卜迦丘《十日談》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文學中的《天方夜譚》,即《一千零一夜》也在和《十日談》相近的時期出現。《天方夜譚》大約在10世紀中出現,但直到14、15世紀時才在開羅定型成書,在1704年由一位法國人安東畦·卡朗譯成法文而進入西方世界,1839年出現英譯本。此書也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其中有些故事也涉及Se情,過於香豔、暴露,同時也有很大的諷刺性。為什麼《天方夜譚》和《十日談》在內容和形式有許多相似之處而產生的年代又相近呢?對此,目前還很難找到當時二者有什麼直接的影響的依據,但卻可能推論世界性文化的發展是有共同的規律可尋的。
《天方夜譚》也有一個開頭,有一條貫穿全書的線索,它說有一對兄弟國王,雙雙發現妃子在丈夫外出時和黑奴私通,於是憤而離國出走。在周遊各地時遇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