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1 / 4)

小說:鐵血驃騎 作者:塵小春

眾人都被他的這種抵賴的神態逗樂了,基裡年科夫喊了好幾聲才把好不尷尬的馬遷安“喚醒”。

“行了!你也別不好意思了!他們第一次試射的時候,還不如你打得好呢,起碼你的導彈打到了一千米外,他的導彈打著打著竟然飛回來了,嚇死人了!”基裡年科夫指著一個粗壯的武器試驗員說道。

“沒死人吧?”馬遷安聽說有人比自己還慘,馬上就不羞愧了,順帶關心試驗情況。

“哪能不死人呢?搞武器試驗的不死人就太不正常了,那能搞出來個屁!”基裡年科夫顯然對此事看的很開。

從他的不以為意的口吻中,馬遷安也意識到了基裡年科夫的急迫與大膽。戰爭年代,一切速度都要加快,不惜以犧牲人命的代價來發現各種失誤。

馬遷安以一個第一次接觸這種武器的戰鬥士兵身份,談了談他對自己操縱這種武器的感想,彈體大、彈尾曳光管太小,操控搖柄太靈敏等一些經驗談。

搖柄遲滯感不夠,外加撥動距離太短,戰鬥打響後,緊張的導彈發射兵不知不覺動作就會加大,哪有那麼多耐心謹小慎微的微調?

“記下!記下!”基裡年科夫馬上命人記錄在案。

“我建議試驗武器的人員要在模擬戰場的情況下進行試射,最好是坦克隆隆、槍炮齊鳴的情況下,那樣會更快發現新武器的問題。”馬遷安翻著白眼眼光斜向天空,用45度角仰望天空華麗而憂傷,哈哈哈哈!

你們這群白大褂,不上戰場怎麼能發現戰士們是怎樣操縱武器的呢?實驗室裡是體會不到的。在生命隨時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誰還能心平氣和擺弄你這玩意?

一群研究人員無言的感受著馬遷安,這中國小子太牛逼了吧!比我們領導還像領導,不過……他說的還真對!這讓人無法反駁。

基裡年科夫心中高興,這個馬遷安的話往往一針見血直刺要害,可真是一個好朋友,千萬不要再得罪他了。

對付德軍大規模坦克衝鋒,在遠距離上大炮並不是一種好的反坦克利器,一百發炮彈都未必能打中一輛坦克,而且德國人會讓你轟轟轟打完一百發炮彈嗎?沒打完人就衝上來佔據戰場了,人家贏了!但是有了這種攜帶方便的反坦克導彈,3枚就可確保擊毀一輛坦克,我讓你衝不上來,哈!而且即使有戰損,那也是損失不怎麼值錢的火箭與兵員,相比之下重炮可值錢得多。基裡年科夫美滋滋的想到。

回到了基裡年科夫的實驗室,馬遷安對基裡年科夫做了一次較深入的科研探討,將槍榴彈系列武器對基裡年科夫講述一遍,等口徑超口徑問題都涉及到了。

槍榴彈是現代近戰不可缺少的武器,為了對付鬼子輕便靈活的擲彈筒,抗聯必須有比擲彈筒還要實用的武器,原理很簡單,槍榴彈就是掛配在槍管前方用槍和槍彈發射的一種超口徑彈藥,可分為殺傷型和反裝甲型,依靠子彈中發射藥燃燒時產生的衝擊波來推動槍榴彈飛行,步兵近距離上使用的點面殺傷武器,主要用於殺傷有生目標,摧毀各種輕型裝甲目標、永久火力點等野戰工事。因此,槍榴彈的裝備使用大大提高了步兵在現代戰場上對付點、面目標和反裝甲的作戰能力。

馬遷安推崇槍掛式旋轉槍榴彈,而對利用槍管發射的尾翼式槍榴彈只談了寥寥幾句,推說這種槍榴彈準頭不夠,明顯有所偏愛。

馬遷安極力介紹槍掛式榴彈發射器,只是因為他知道S聯人在70年代裝備的槍掛式榴彈發射器是一個成熟的產品,能成為首選,想必俄國人很喜歡這個東西。

基裡年科夫也是俄國人,不應該不喜歡這種設計,雖然這有點無聊亂猜測的意思。

“還有這個!”馬遷安又畫下一張草圖,“六管榴彈發射器,”馬遷安畫的是多管榴彈發射器,RG…6在結構上以簡單著稱,主要部件是6具40毫米線膛發射管,每枚榴彈都在各自發射管內由彈簧卡銷固定,等待發射時,射手只需按壓扳機,解脫保險裝置,發射管就能自動啟動管內的撞針,擊發榴彈成功。它發射各種40毫米口徑彈藥,其中聚合碎片殺傷彈既能摧毀輕型裝甲車又能同時消滅車輛上有生力量,堪稱“一打一大片”。

在這個時期,德國早已經有槍榴彈發射裝置,但不是二合一不是外掛式。馬遷安的設計顯然高出德國人一頭,基裡年科夫抓著幾張草圖愛不釋手,嘴裡不住的叫著,“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馬,你這是一個天才!你怎麼會想到將槍支與筒裝發射器合在一起呢?”基裡年科夫不住的讚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