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召見,皇太后那邊沒有動靜,皇帝這邊居然也一遍沉寂。
回到奉天司,炙炎彬陷入迷茫——他不是沒警告過北司命,不要打凌亦凝的主意,可事實顯然擺在眼前,若不是他自己有問題,便定是北司命有問題,皇太后顯然是下令於他,暗殺凌亦凝,也就是說,北司命,無視他的警告,還是向凌亦凝伸了黑手。
然後呢?北司命逃了,沒回去騎營,而是直接逃回了京都,暗報了太后,所以太后才故意下口諭,令北司命帶兵趕往龍午門,截下金炫澈,因為她已知金炫澈在客棧時出手壞了她的好事……那麼,童子尿裡的砒霜毒真是金炫澈發現的,進而救下了凌亦凝一命。
太后派人暗殺凌亦凝,故意放過他,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還在擔心他並未變心,依舊效忠於她;要麼就是知他已心存動搖之意,故意逼他選定立場。不管是其中哪一個,太后未決定殺他,就是還想著要繼續利用他,畢竟,太將司高官之位,不是誰都能勝任的了的。
既然如此,炙炎彬站在某廳正中已經發了半個時辰的呆了……他的大腦在快速運轉著,現如今的情況於他只剩下兩條路可走:要麼堅定立場,直倒凌亦凝,向太后宣旗,明目張膽的站到皇帝這一邊;要麼,繼續曾經左右搖擺不定的‘惡人形象’,心向著太后,明面上卻繼續向皇帝示好,卻得多方面的暗助太后,殺死凌亦凝。
怎麼辦?
很顯然,他的動搖促就了北司命的‘榮升’,他已明顯取代了他在太后那裡的價值,太后有什麼任務都已在改派他去執行,包括‘客來’客棧裡的暗殺行動。他事先給他喝了有蒙汗藥的酒,令他熟睡,製造他是唯一安全無險的假相,令所有人首先懷疑他……接著,首次計劃失敗,立時執行第二次計劃,卻又被金炫澈識破。
突然明白凌亦凝為何從最開始的執意要殺金炫澈變的開始有些猶豫了……這金炫澈是真的救過凌亦凝好幾次性命,由不得凌亦凝不心軟,換個女人,八成已經感激的痛哭流涕。可凌亦凝就是凌亦凝,完全不同於任何其它女人,她一直保持著她該有的冷漠,現在回想起來,凌亦凝可從未服過軟。
她是他見過的女人裡,最堅定的一個。
第 203 章 洛果兒
想到什麼,炙炎彬雙目一瞪,突然驚悟某事——在宣和殿前,凌亦凝阻止他出手時所說的話,他現在才反應過來。她根本不是阻止他去對付金炫澈,而是阻止他去站定立場。
當時的他,如果就那樣衝過去了,與北司命一起對抗封奚森——天哪!他終於想起來了,那個封奚森,不正是曾經元郎在時隸屬司郎府的副將嗎?元郎死了,他升上來,亦不無可能啊?畢竟,他能指揮宮廷衛啊,不管他是不是廷衛將軍,縱使皇帝不在,也極有可能就是皇帝指使,啊……他差點就衝出去了。若非凌亦凝阻止,他便犯下一個極其可怕的錯誤。
與北司命站成一線,即成皇帝的對立。
懊惱的嘖一聲,炙炎彬抬手揉頭,眉心打結——說真的,那個金炫澈每一日存在,他都倍感無限壓力。他總有一種錯覺,繼續任他存在下去,總有一天,那人會給他帶來無法控制的噩運。
怎麼辦?繼續做棋子?只是表明心境,徹頭徹尾歸於皇帝這方,只是暗從太后?
——不,炙炎彬心裡好難受,沒來由的抗拒,他真的受夠了凌亦凝對他的冷言冷眼,她的鄙視與不屑已令他體會無邊無際的痛苦,縱使是為她好,他也已經做不到那麼偉大的肩抗一切。
他真的做不到了……做不到明明是為了她好,而去奉迎太后,反惹她更甚的討厭。
做不到。
可是,正式與太后為敵,太后真想對付他,易如反掌,而現如今的皇帝根本做不到保全他。正是因為如此,一直以來,他寧可站去太后那邊,遠比站在皇帝這邊要安全太多太多。
若不是凌亦凝的出現,現在的他。依舊是太后跟前的大紅人兒,整個皇宮裡,最威風的那人。
畢竟,若不是凌亦凝這個矛盾點的存在。落這若大皇宮裡,太后並不會真的針對皇帝而做什麼……多數時候,對於皇帝的能力太后都是很讚賞的,幾乎處於靜觀其執政的狀態,眼瞅著過不了幾年,大權就會徹底迴歸皇帝手中。
就是因為凌亦凝的出現,太后與皇帝之間出現裂縫,出現爭議,出現不可避免的矛盾。
迫使他在原本很是平和的安逸生活嘎然而止之後,必須做出選擇。
本來。他是很冷靜,很理智的,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