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慈悲出世,卻是更加符合人族地發展,為世間君王將相接受,平民學子奮鬥之精神泉源。
然則紅雲畢竟是當年在紫霄宮聽講大道的修仙者,儒家教義如此,卻也不是一條衚衕走到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儒家講“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取的就是道祖的陰陽平衡,萬物和諧之道;儒家講“忠恕”,也是有道家光風霽月,萬物不縈懷的出塵氣息;儒家講“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鴻鈞所傳修道之大智慧,大機緣,大毅力。
可以說,儒家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當其衝的,仍舊是靜修己身,完其修養。所以後來人說,儒家和道家乃是人格理想地兩端,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理想都是道家。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北冥汪洋 函谷關塞
紅雲經歷一番生死殺劫,更知道了久遠之前的封神傳說,不僅為通天教主偌大的截教敗落而唏噓感慨。紅雲本身就是嬉笑怒罵,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的縱意所如的性子,透過封神大戰的種種跡象僅憑猜想就知道了其中內幕,自覺如果自己立儒教,以後定然也少不了勾心鬥角,爭奪氣運保全門下,因此也就熄了立教功德,斷了成聖的機緣。
紅雲窮多年功夫,將鴻蒙紫氣煉化成天地浩然正氣,充盈胸懷,更是當年鴻鈞欽點的聖人,如今雖然主動放棄,但到底是儒佛道三家並立鼎足的一方神聖,故此雖無聖人那般彈指開天闢地,卻也是不死不滅,萬劫不磨,與三皇相當的存在!
儒家學子修行,於道家佛家之外,再闢蹊徑,卻是不分仙凡。依次為“有志,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六個階段。
凡初學修行者,皆是“有志”;等到“而立”便是挖掘自身潛能,獨立與喧囂塵世之外,可以排程天地威力為自己所用;“不惑”乃是在“立志”的基礎上講自身與天地融合,達天人合一境界,天雷地火,風霜雨雪皆由身發,隨意排程,比之“立志”,更加從容淡定,縱意行之;“知天命”就是下學上達,下學者,知人事否泰,上達者,曉天命窮通,察覺自身禍福,自能趨利避害,保命淡定;達到“耳順”的境地自身即為宇宙,於鴻蒙之外開闢自身天地。貫通自身陰陽,五行臟腑,八極九竅。到時自身就為一片天地,日月星辰,山河湖海。永珍生滅,歷遍窮通,可以說已經近乎不死之身了;而最後“從心所欲”就是不逾天道規矩法則,縱意所如,便是混元無極,聖人大道了。
紅雲卻是放棄唾手可得的混元大道,傳下儒家學派。飄然而去。自己卻是在“從心所欲”之外再走蹊徑。同為不死,即便是真正聖人,也難以將其轟殺了。
鎮元子雖遠在五莊觀,卻也是知道地一清二楚,自己好友成就不死聖身,超然物外,心下也是歡欣鼓舞,想起自己終日為生機操勞。又是一陣黯然。
神仙,領悟到長生之術,比之凡人卻是更加難以堪破生死迷關。灑脫如紅雲者,也只是說“未知生,焉知死”的訓示。
北冥汪洋之上,狂風怒卷,寒水捲起萬丈波濤浪頭,如連綿的太古山嶽層層推擠遷移。前後相逐。天幕之上漆黑一片,無邊無盡地全是漂浮的星球。相互圍繞旋轉的同時自身也在不停地轉動,赤黃紫藍白各色光芒交映生輝。
自從鯤鵬一動手,李基兜手就甩動煉妖壺,佈下周天星斗大陣,因為知曉鯤鵬手中有河圖洛書,故從鎮元子手裡借來地書。
果不其然,方一交手,鯤鵬眼見周天大陣,心中雖然羨慕,卻也微露不屑,河圖洛書延伸到浩渺無邊際的光華定住周天星球,李基反手催動地書,土黃色光芒閃動之下,才剋制住河圖洛書。
這一拼鬥,就是幾十年功夫,只是身在局中的眾人都懵然不知,各自全力相搏,不知時光飛逝。
有周天星斗大陣封鎖虛空,除非鯤鵬破開大陣才能出去,別無他法。
星芒璀璨,時而星球爆散的碎屑光芒如利劍勁弩,鯤鵬妖法通天,自然無虞。可就苦了門下的眾多弟子,僵持到最後,眾弟子只能藉助北冥地利之便,旋轉冰山,鼓動玄煞氣,化成無窮無盡的寒水煞冰,再以天妖秘法催動,三五成群,布成防禦陣勢,倒也沒有損傷。
本來李基就志不在傷人,俗話說殺人者人恆殺之,能不殺的還是不殺地好。
鯤鵬雖然知道大陣運轉地奧妙玄機,但也是無可奈何。河圖洛書護定自己一人,待要再領門人尋找大陣主星所在,將其轟碎,周天大陣自然卻一而破。奈何李基早有算計,知道單憑這星斗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