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碗口,小者細如手指,看似雜亂無章,卻又似乎井然有序。葉昊天向著寶玉指引的方向走,腳下折來折去卻怎麼也走不過去,好象竹林的排列是一個陣法。葉昊天通讀過成千上萬的古籍,普通的陣法難以困得住他,然而眼前這個小小的竹林卻把他難住了。
他看著竹林想了很久。觀音竹生長緩慢,長到碗口粗細只怕要兩千年以上。葉昊天數了一下,那樣的竹子大約有一百零八根,其餘的只怕是後來衍生的了。葉昊天將那一百零八棵竹子看在眼中,覺得是一個先秦的古陣法八門九星陣,又彷彿是一個三奇六儀陣,只有一棵竹子特別礙眼,除掉那棵竹子,後面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葉昊天又想了半天,確定無疑以後走上前去,揮劍去砍那杆竹子,觀音竹極其堅韌,他運起功力,砍了五次才砍斷,那分功力切割玉石都沒有問題,實在想不到砍竹子卻那麼費勁。
去掉那竹子以後,果然是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的混合陣法。葉昊天計算方位,小心地一步一步走進去,十丈的距離,他竟然走了頓飯光景。終於來到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那是一個古冢,前面有個石碑,石碑上刻著:“鬼谷衣冠冢”,碑文記載,鬼谷先生飛昇之時只餘衣冠,葬於墓內。
葉昊天圍著古墓走了幾圈,發現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並不是古墓內,而是古墓後方一尺的地方。看過去平平的什麼也沒有。葉昊天用寶劍挖掘了兩尺以後碰到一方厚厚的青石,挪開青石赫然是一個古洞口,暗暗的不知道里面於有多麼大。
他取出火石,點了個火把探身下去,裡面並不憋悶,大約有兩間房間大小,洞頂鑲嵌著三顆夜明珠,將火把的光亮反射到各個角落,一室通明。
葉昊天在洞內走了一圈,發現令通靈寶玉發熱的是一個石盒。小心地開啟石盒,上面是一張羊皮紙,寫著“餘道號鬼谷子,修行八百年,早年曾有弟子數十人,蘇秦、張儀、孫濱、龐涓等各得我傳法三年,小有成就,出山即聞名天下。六百歲後,餘隱居青城,兩百年間,得悟天道,飛昇在即,別無牽掛,唯餘奇門陣法七十幅刻於玉簡之上,另附陰陽寶鏡一方,可觀天地鬼神。外面有小陣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守護,破此二陣者,必才思不凡之士,且是有緣人,可得此二寶。”
羊皮紙後是一個巴掌大的玉簡,密密麻麻只怕刻了上萬字。再下面是一個手心大的銅境,取在手裡竟然很沉重。葉昊天將整個石盒都收在乾坤錦囊裡,走出古洞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入夜,葉昊天繼續修煉煉神還虛的功夫,他又服下三葉靈芝和五顆還神丹,修煉速度也加快了,夜半時刻就覺得元神從一尺長大到三尺左右。他放出元神,讓元神在院子裡走走,走了幾步以後,元神開始飛來飛去,後來擴大到整個青城山的範圍。他意念一動,元神就可以飛過去,快捷無比。他記著師傅交代的話,不敢讓元神走得太遠。
沒多久,天又亮了,葉昊天來到天師洞前。青陽真人已經在門口站著。兩人進到院中,青陽真人交給他一把寶劍,然後開始傳青城十三劍。葉昊天感覺今天的劍法複雜無比,所以直待師傅演練了三遍他才勉強記住。青陽真人指點了他幾句,讓他繼續練習。
葉昊天練了三遍,漸覺逐漸熟悉,他運起內力注入劍中,那把劍竟然脫手而出,自行在空中舞動,隨著意念展示著一式又一式的劍法。但見滿院劍光,在陽光照射下,道童明月的眼睛也睜不開了。
忽然,葉昊天感覺飛劍到第十三招的時候有點滯澀,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收起寶劍,走向青陽真人道:“師傅,是不是十三劍以後還有劍法,這些似乎有缺陷。”
青陽真人嘆道:“是的,你覺察到了,難得。這套劍法原來叫青城十八劍,從第十三界掌門以來就失去了一些,到現在只有十三劍了。補全劍法的重任看來要交給你了。”
看到葉昊天進步很快,他回到丹房拿出一本書來,交給弟子“這是青城道家的修行手冊,你拿著,有空看看,這些都很簡單,一看就明白了。明天你就可以下山去了,有問題就回來。另外,在我飛昇前會傳音給你,希望你能回來一下。”
“師傅,我會經常回來的,您放心。”葉昊天肯定地回答。
離開天師洞的時候才是午時,葉昊天來到昨天發現的通靈寶玉熱得燙人的另外一個地方,在青城三十六峰很偏僻的一個峰頭,有一個不知道什麼人修真過的山洞,大概很多年沒人進去了,裡面佈滿了蛛網灰塵,葉昊天在山洞的石壁上發現了一片玉簡,上面大概刻了只有兩三百字,玉簡不完整,也不知道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