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受惠人的感激心,那就是說,若是僧人一面修佛一面唸經超度亡靈,或者多做些別的好事,得到老百姓真心奉獻的香火,他們的佛心將會增長的很快。”
葉昊天聽得明白,禁不住連連讚歎:“怪不得佛門高手這麼多,可以跟仙家並駕齊驅,原來是因為佛心既可以轉化為神丹,也可以直接限制獸心,從而達到降魔除妖的目的!哇!這才是佛心真正的價值!這才是修佛的意義!其實,修佛跟修儒一樣,自身修持的戒、定、慧相當於內聖的範疇,利用佛心除妖降魔,從而得到百姓的香火,則相當於佛家的外王!”
達摩讓他說得糊塗了,心裡唸叨了兩遍“內聖外王”,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葉昊天興奮的收不住嘴:“佛理千千萬,看來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個字,先以守戒,而後得定,繼而生慧。戒不持守,不能得定,慧既無從以生。三者都是佛心的組成部分,戒為基礎,定為拔高,慧為山顛。一旦修得慧,就可以極大的發揮佛心的作用,降龍伏虎,捉妖擒魔,甚至化身千萬,千手千眼,救苦救難……”
達摩只是微笑的看著他,良久之後才打斷他道:“好了,你們已經領悟佛門武功的奧秘,可以過關了。我這裡壓箱底的東西都被你們掏了一空,再沒有可以傳授的東西。”
葉昊天促狹的笑道:“弟子忽然對洗髓、易筋經感興趣,還是求您老傳了我們吧。”
達摩喝道:“去!這麼好的資質,領悟禪定轉化法綽綽有餘,還要我的洗髓經幹什麼?快走,我要練功了,別耽誤我的好事!”
葉昊天哈哈大笑,和蘭兒一起躬身施禮,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殊
第七重金山由充滿靈氣的藍金構成,看上去藍汪汪的彷彿一潭秋泓。
兩人沿著須彌小徑一路上山,遠遠地看見一人,乘坐著威風凜凜的獅子,頂結五髻,右手握劍,左手持蓮花,瓔珞披戴,寶相莊嚴。
蘭兒驚呼道:“文殊菩薩!那是文殊菩薩的形象,他竟然親自守關!真是難以想象!”
葉昊天放慢了腳步,一面盯著那人一面悄悄問道:“何以見得是他?”
蘭兒激動地道:“文殊是四位大菩薩之一,佛祖的開山大弟子,智慧第一,為眾菩薩之首。他頂結五髻代表大日如來的五智;右手握‘智慧劍’,表示能斷諸般煩惱,象徵他的智慧與犀利;左手持的蓮花表示清潔不染;那虎虎生風的獅子象徵著智慧的威猛,是為了喚醒貪嗔痴的芸芸眾生。你想,他竟然親身在此守關,看來佛宗為了提攜後輩真的是費心了。”
葉昊天向來對菩薩形象這類虛無縹緲的傳說不太留心。因為菩薩可以千變萬化,根本不受形象有束縛。有那個閒心,不如去研究高深的佛理。
他知道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在諸大菩薩中,被冠以‘大智’的尊號,作為輔佐佛祖的得力助手,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傳說他曾做過七佛之師,甚至連佛祖都不得不經常徵求他的意見,可見其智慧的深廣銳利。
說話間已經接近三十丈內,文殊菩薩宏亮圓潤的聲音遠遠地傳了過來:“兩位施主總算到了,我奉佛祖之命在此相侯,已經等待多時了!”
葉昊天吃了一驚,急忙快步上前行禮道:“弟子只是小小的二級羅漢,佛祖怎會知道我的到來?”
菩薩笑道:“若論佛法修行,你確實還有些不足。但你身為二品上仙。深得五老帝君賞識,甚至連女媧娘娘都對你讚不絕口,定然不是尋常人物。佛祖早早吩咐我們留心你的下落。得知你到了須彌神山,他更是高興得很,著我在此相侯,務必將你領去見他。”
葉昊天心中一動,顯然佛祖也知道自己擁有開天九寶。身為天尊弟子的事了,否則不會如此厚待自己。想到這裡,他禁不住呵呵笑道:“弟子正在努力修佛。本想憑自己的力量修至菩薩界,現在得佛祖賞識,真地是一步登天了。”
菩薩伸手遞過來兩片貝葉,笑道:“快些覲見佛祖去吧。若有甚麼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問他,那可比獨自參悟好多了。來,拿好貝葉,這是通行須彌神山必需的法器。”
葉昊天將一片貝葉遞給蘭兒,然後將剩下地一片還給菩薩,說是自己手裡已經有了黃帝賜予的貝葉。
菩薩擺了擺手,十分爽快地道:“你先留著,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說話間他收了獅子,領著兩人徒步向前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