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自不用說了,就連滿清政府乾隆年間,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在整個世界上都是絕對的老大。
只是在進入近代以後,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太過於溫和了,民風淳樸,君王們治理的還算能夠順應民心,再加上,千百年老百姓對君王產生的天生的畏懼,所以老百姓就不願意變革,不願意走一條資本主義新路,不願意把君王從神聖的寶座上推下來。這才使在近代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慢了一步,又遇上了滿清政府的窮途末日,出了嘉靖、咸豐、道光、同治等一連串的窩囊皇帝,又有慈溪太后趨炎附勢、崇洋媚外、一味忍讓,才造成了中國的百年屈辱史。
當然這也是封建帝制的必然後果。後繼之君一代不如一代,導致天怒人怨,群起而滅之,繼而產生新的君王。說明什麼?說明中國的老百姓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體制,只是對具體的君王,準確說的官府產生了怨憤。在他們眼裡,是無能的君王造就了**的官府。無能這個詞語是包含著同情的。他們對君王是同情的,痛恨的只有官府,更不用說對制度的推翻了。
只有一些絕世聰明的人,才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病,比如曹雪芹、顧炎武、梁啟超。但也是隱隱約約的,不是明朗的,他們的內心尚存疑慮。這一點毋庸置疑。要不然也不會搞什麼君主立憲制了。
所以在我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