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德加感受著撲面的熱浪。老人說:“我唯一的故事結束了,我沒有其他故事可講。正如那首歌之後再也沒有聲音一樣,於我而言,那個故事之後不會再有其他故事。現在我們必須進去了,太陽足以讓一個理智的人精神錯亂。”
汽船載著人們駛過紅海,穿過曼德海峽。海水閃閃發光,印度洋的海浪衝洗著海岸。他們在亞丁港拋錨停船。港口上停滿了開往世界各地的蒸汽船,在它們的影子下,阿拉伯獨桅三角小帆船疾速前進。埃德加?德雷克站在甲板上,看著穿長袍的人上上下下。他沒有看見有一個故事的男人離開,但是當他望向甲板上那個男人總坐著的位置時,那個男人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想看書來
調琴師 第五章(1)
船行速度越來越快了。兩天後,海岸線若隱若現,樹林茂密的小島點綴著海岸,看上去就像大陸的碎片。島嶼陰暗蔥綠,透過茂密的樹林,埃德加看不到任何東西,他很想知道小島上是否有人居住。他詢問同行的旅伴——— 一個退休的公務人員,他告訴埃德加,其中一個島嶼上有一座寺廟叫“埃勒凡塔”,印度人在寺廟裡供奉著一隻“千手大象”。
“這個地方很奇怪,充滿迷信色彩。”那人說道。埃德加一言未發。在倫敦,他有一次給印度王公的兒子——— 一個富裕的印度銀行家的埃拉爾鋼琴調音。他給埃德加展示了他家供奉千手大象的神龕,就在鋼琴上方的隔板上。那個人說,他愛聽歌。埃德加喜歡這個民族,因為在這一民族裡,眾神享受音樂,鋼琴也可以用於祈禱。
速度更快了。無數的小漁船、三桅帆船、渡船、木筏、中式帆船、獨桅帆船在孟買港口雲集,在高大的輪船前各自分散。汽船慢慢進入港口,擠進兩艘稍小的商船之間。乘客們紛紛走下船,碼頭上,船舶公司的馬車迎了上來,把他們帶到火車站。一個身穿制服的船舶公司員工說,你們沒時間在街上溜達了,火車在等候發車,因為大風的緣故,你們的船晚了一天才到。乘客們走進車站的後門。埃德加等車的時候,他的行李被卸下來又裝上去。他緊緊盯著,要是工具丟了,就沒有可替換的了。車站那頭是三等車廂的等候點,他看見一群人在站臺上前推後搡。這時一隻手牽住他的胳膊,帶他走上火車,到達他的鋪位。很快,他們又出發了。
火車啟動了。埃德加?德雷克看著外面的人群,他從沒見過這麼多人,即使在倫敦最窮的街道也未曾見過。火車加速了,經過軌道邊上的貧民窟時,孩子們在火車頭前面散開。埃德加把臉貼在玻璃上,看著窗外的房屋,房屋排列得雜亂無章,牆皮脫落的廉租房黴跡斑斑,陽臺上懸掛著植物作為裝飾。每條街上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拼命往前擠,看火車經過。
火車高速前進,進入印度內陸。納西卡、普薩沃爾、賈巴爾普爾,這些城鎮的名字變得越來越陌生,但埃德加覺得很有旋律。他們穿過寬闊的高原,那裡日出日落,可不見一個人影在動。
火車也時不時停下來,引擎慢慢偃旗息鼓,尖叫著駛入飽經風吹雨打、孤單佇立的車站。在那兒,小販們突然從陰影處躥出來,貼著窗戶,把一碟碟辛辣的咖哩肉塞到車廂裡,還有帶酸味的酸橙和檳榔,珠寶,扇子,印有古堡、駱駝和印度神像的明信片,撒上粉的糖果,乞丐的碗,裝著髒兮兮的硬幣的破罐子等等。從窗外還有陶瓷品遞進來,叫賣的聲音也飄了進來:“買點兒吧,先生,請買點兒吧。先生,很適合你的。先生,專門為你準備的。”火車就要繼續前行了,但還是有些年輕小販,仍然纏著不放,笑著吆喝,直到警察揮舞警棍才肯離去。有時候,他們一直不下來,直到火車開快了才跳下去。
一天晚上,火車駛入一個黑暗的小站,埃德加醒了過來。這個小站在阿拉哈巴德南部某處。軌道邊一排排房子之間擠滿了人。站臺上空蕩蕩的,除了一些沿著窗戶向前走的小販。他們邊走邊向車內張望,看是不是還有人醒著。一個接著一個,他們停在埃德加的窗戶邊。“芒果,先生,給你的。”“要擦鞋子嗎,先生,把它們遞出來就可以了。”“薩莫薩三角餃,味道好極了,先生。”埃德加想,這對擦皮鞋的人而言是個孤獨的地方。這時有個年輕人走到窗戶邊。他什麼也沒說,只是朝裡面望,等在那兒。在他的注視下,埃德加開始感到渾身不自在。
“你賣什麼的?”他問。
“我是賣詩歌的,先生。”
“賣詩?”
“是的,先生,給我一安那,我就給你朗誦一首詩歌。”
“什麼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