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聖寶,各自制成了幾件仿品。而你手中的這柄影子之斧,便是為師仿製新月之斧最為成功的一件。無論從其器型、功能和發揮的威力,都能至少達到八成以上的水準。其效果雖然還不是上佳,但是以你現在的功力,卻是已經足夠為你所用了。”
慕容追憶自然不會嫌棄這是一件仿品。
因為,他知道紅葉大師所言,絕對字字確鑿。
以他現在的功力和火候,對於新月一式的領悟,只是剛剛掌握了一些皮毛。
即便給他真正地新月之斧使用,他也絕難發揮十足的功效。
要知道,那新月之斧一出,無論從其旋轉的聲音和光色之中,都會有隱隱約約的梵唱傳出,讓人頓生向佛之心,幾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心。
因此,此斧被新月寺奉為鎮寺之三**寶之一,其原因便是出於其中。
而新月影斧,能發揮八成的功效,對於追憶此刻來說,已然是足夠了。
因此,追憶再不推辭,當下將新月影斧納入懷中,轉身對紅葉禪師納頭便拜,足足叩了七八個響頭,方才站起身來。
紅葉大師倒是沒有閃避,大大方方受了他磕頭之後,方才樂呵呵地笑道:“夠了!夠了!乖徒弟!回去好好練功,一定要保全性命才是。因為,你身上所付的重任,不光光是我和你師父二人的。甚至整個中原武林,今後對你來說,都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能夠安然無恙,才是最為關鍵的。”
說罷,他摸摸追憶的腦袋,讓他速速離去。
追憶知道,紅葉大師所言之意。
而且,他更加知道,以紅葉大師這樣的聖僧,對他追憶如此,實是已經到了厚愛的地步。
其對追憶寄予的厚望,幾乎不亞於瘋僧對追憶的關愛。
追憶遂一躬身,與紅葉大師身後的晦聰禪師和天竺四大高僧一一拜別。然後轉身緊隨慕容復等人之後,朝著南少林木人巷而去。
眾人一入洞窟之內,只見一條狹長無比的甬道,展現在自己的眼前。
那甬道,只容一人可以透過。而且站在甬道之前,一眼望去,根本無法看到盡頭。
實不知幽幽甬道深幾許?甬道的盡頭,又是通向何方?
而那狹長甬道的兩邊,卻是無數木人兩邊側立。而每個木人身側的石壁上,卻各有一柱粗如兒臂的巨燭,將那甬道照得燈火通明。
文泰來年青學藝之時,便曾聽師父說過,南少林的木人巷天下聞名。
此時,既然能親自得見,自然有意一試自己的霹靂神掌,能否過得了這個木人巷。
他當即豪情大起,立時凝神運功,準備下場打通木人巷。
哪知邊上瘋僧突然說道:“我說文小子!你就別白費力氣了。那紅葉大師為了讓你們早點出關,不要在木人巷裡折騰,所以早就派人把裡面的機關給關掉了!不信的話,你試試便知。”
文泰來乃當世英雄,又何曾被人直呼小子。
哪知眼前的瘋僧不管三七二十一,小子小子的朗朗上口,居然連個擱楞都不打。
文泰來知道他是世外高人,其輩分之高,倒也卻能對自己小子相稱。
所以想想只好搖頭苦笑一下,裝作沒有聽見。(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時大意】………
果然,文泰來大步進入甬道中心之時,兩邊的木人居然半點反應沒有。
全都死死地釘在那裡,又哪有一招半式,朝著自己攻擊過來。
他本想乘此機會,領教一下少林木人巷的威力。
哪知少林高僧一番好意,讓他省卻了不少力氣。
如此用心雖好,但是對於文泰來來說,卻是大感無趣。
正在嗟嘆之際,旁邊趙半山走了過來。他一拍文泰來的肩頭道:“四弟!以你武功,想要過少林木人巷,本來不成問題的。何苦在白費那力氣,去一關一關的打過去呢?何況,即使我們都能打過去,後面田伯光、韋小寶二人。你讓他們跟你一樣,一定要憑實力打過去麼?”
趙半山在紅花會中排行老三,平時總是笑眯眯的,向來極為慈祥。
文泰來對他向來極為敬重,見趙半山說話,卻也是哈哈一笑,遂將此事放過一邊。
而旁邊胡斐卻也打岔道:“是啊!憑文三哥的掌法,要過木人巷原是不難。只是如此一來,我們大家都要陪著你一關一關的打過去,憑著我胡斐的拳掌,要如此過去,恐怕不死也得褪掉一層皮了。”